">
“在其位,謀其政。忠誠履職,敢于擔當,勇往直前,說干就干,干就干好!” 近日,崇陽縣石城鎮新任黨委書記曾岳林表示,要做好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圍繞惠民強鎮目標,統一思想、擔當作為,奮力實現石城“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他說,到2025年,全鎮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經濟增長質量明顯提高,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特色主導產業基本形成,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公共服務更加健全,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緊扣“穩中求進”基調,著力在提升經濟質效上實現新跨越
集中精力突破工業。堅持總量優化與結構優化并重,全力培植一批特色鮮明、集中度高、規模效益的優勢產業。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實施產業轉型,著力引導傳統中小企業“二次創業”。依托大天城一刻鐘經濟圈,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鎮工業經濟發展有一個新的突破。
集中精力狠抓項目。立足實際,依托全鎮現有的存量資源和項目基礎,盤活存量,激活變量,穩步增量,堅持做到竣工一批項目、建設一批項目、儲備一批項目的項目建設銜接。要利用一切人脈資源,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帶隊招商、企業招商、鄉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千方百計提高招商引資的成色和成效。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當好“店小二”,及時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確保每個項目配備一個專班,在全鎮形成親商、護商、愛商的良好環境。
集中精力做亮農業。在“十四五”期間,在現有“三大百億產業”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鞏固茶產業,支持全鎮現有的1.35萬畝茶園進行改造,對雞鳴峰萬畝茶園全面提檔升級,實施精細化管理,擦亮九秀嶺茶葉品牌,讓石城的茶葉一如既往地叫得響、反響好。穩定漁產業,持續穩固2萬畝水產養殖,根據市場走向和行情,引導適時調整養殖品種和模式,以保證養殖戶效益的最大化。積極引進外來資本,探索建立漁業加工廠,提升全鎮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速發展白芨產業,以方山萬畝白芨基地為龍頭,在全鎮各村廣泛推廣白芨產業種植,發動千家萬戶,鼓勵全民參與,引領大戶種植,力爭到“十四五”末全鎮發展白芨3萬畝,著力打造“華中白芨第一鎮”。同時,成立專業合作社,籌建一批白芨加工廠,著力提升白芨產業的附加值。
集中力量做大服務業。深入實施服務業倍增計劃,按照“擴總量、挖存量、增潛力”的發展思路,著力提升全鎮服務業的份額。依托良好的交通和區域優勢,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鎮新增市場主體400家。充分認清當前形勢,結合該鎮現有的農產品優勢和產業特色,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產業,在武深高速連接線新建物流產業園和電商中心,培育發展新業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依托牡丹小鎮、萬畝白芨花海、雞鳴峰寺、雞鳴峰茶園等現有資源,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展示自然風光,形成集餐飲、休閑、觀光、度假、康養、農耕體驗等為一體的精品鄉村游。延伸茶葉、漁業、藥材、竹業等深加工產業鏈,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
把握“統籌協調”原則,著力在新型城鎮建設上實現新跨越
規劃引領重布局。立足長遠發展,堅持規劃先行。根據《石城鎮總體規劃2010—2030》,圍繞功能分區,突出經濟社會、人口環境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抓緊實施占地5平方公里集鎮區域的重新規劃設計工作,完善集鎮三縱兩橫交通,集鎮拓展向東西延伸,形成棱形塊狀格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的鎮域發展新格局。充分釋放石城集鎮和白騾坳小集鎮的生機活力和吸附能力,不斷增強城鎮的承載力和輻射力,努力打造兩個文旅融合、宜商宜居的魅力集鎮。
完善基礎重提質。針對鎮衛生院現有開放式院區無法滿足疫情防控閉環管理的現狀,擬重新選址新建鎮衛生院門診及住院大樓,方便群眾就醫,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新建石城自來水廠,改善石城鎮水質問題,滿足集鎮群眾安全用水需求;新建客運站,既減少客運班車招手即停的安全隱患和交通擁堵問題,又為群眾提供安全的候車環境,方便群眾乘車;新建鎮派出所,加強集鎮治安管理,增加群眾安全感、幸福感。通過一批集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集鎮品味和承載功能。
強化管理重形象。堅持建管并重,強化綜合治理。要進一步鞏固環境綜合整治的成果,實現管理重心下移,大力推行人性化、標準化、精細化集鎮管理,全面提升城鎮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加大違建治理力度,建立健全覆蓋鎮、村兩級的違法建設綜合治理網絡,在全鎮形成強大的防違控違拆違聲勢,堅決遏制違建蔓延態勢。要進一步實施城鎮綜合治理,大力開展對暴露垃圾、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頑疾的全面整治,力爭通過持續努力,促使城鎮面貌有一個質的提升。
圍繞“生態綠色”要求,著力在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上實現新跨越
大力推進生態建設。扎實鞏固“省級生態鄉鎮”的成果,深入開展綠化造林,確保每年新增1000畝的綠化造林任務。對存量的低產林進行全面改造,優化造林布局,改造10000畝低產林,切實增強產出效益。通過不斷提高自我凈化能力,加快打造“會呼吸”的城鎮。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綠色企業、綠色學校、綠色村莊、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積極推進節能減排。要做到鐵腕治污和降低能耗,堅持從源頭上防治污染,禁止新上高排放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提升環境承載能力。加強對鎮域內企業排污管控,重拳整治違法排污行為,提高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從根本上解決水源、空氣、土壤污染等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著力提高集約水平。扎實開展閑置土地專項清理,要用嚴格管理財經的理念來管理土地,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進一步優化全鎮土地資源配置。嚴格控制農村占用耕地違規建房,堅決執行農戶建房一戶一基、建新拆舊、先批后建、合理布局制度。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讓低碳生活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著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實現新跨越
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活。持之以恒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石城雙港山至赤壁羊樓洞支線公路,打通崇陽到赤壁新通道,實現106國道和107國道連接;修建石蔡大橋,連接石城社區和青山蔡墩,從而形成“天城-桂花泉-石城-青山”崇陽西外環;規劃建設杭瑞高速石城出口至武深高速崇陽西出口連接線。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和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實施虎爪河、桂口港等重要灌渠加固工程,打通所有村級斷頭路,按需修建一批便民橋,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繼續加大對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援助力度,鼓勵以創業帶就業。繼續保險擴面,不斷提高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的社會覆蓋面。積極探索構建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關愛社會弱勢群體。
要切實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支持加大村級衛生室的硬軟件投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持續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切實做好人口與計生服務管理,穩定生育水平。全力倡導全民健身活動,在全鎮擴建一批村級文化廣場,新建一批標準化籃球場,鼓勵籌辦廣場舞、籃球賽、農民運動會等喜聞樂見的民間活動,穩步提高群眾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按照“二十字”方針要求,實施“五大振興”,傾力打造西莊牡丹小鎮、方山白芨小鎮等一批生態旅游小鎮和以天門觀水庫、雞鳴峰茶園為景點的小游園。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
要切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繼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探索形成具有石城特色的社會管理新模式,努力促進社會和諧。著力構建“誠信石城”,以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為導向,加快全鎮誠信體系建設。
時代賦予重任,奮斗創造幸福。曾岳林認為,石城鎮鄉村振興之路的藍圖已經繪就,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唯有全鎮上下一心,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石城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