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工行咸寧分行緊扣需求、問題、效果“三個導向”,始終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聚焦聚力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客戶群體不同金融服務需求,通過因客而宜地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客戶群體提供量身定制地有溫度、有力度、有廣度、有深度地個性化金融服務,努力幫助和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這支特殊客戶群體“急、難、愁、盼”之事,讓老年人、殘疾人這支特殊客戶群體省心暖心又舒心和享受到與其他客戶平等的權益,不斷增強這一特殊客戶群體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11月18日中午,當一輛專車將一位來咸健康養的武大退休教授,家住湖北省咸寧市浮山辦事處麓山小鎮的李大爺送到家中時,這位老人手揣著已啟用的社保卡感慨地說:“多虧工行啊!我年齡大、腿腳不便,社保卡一直未啟用,但急需用錢,真沒有想到,只向工行打了一個求助電話,工行不僅派專人專車到我家里,就接我到銀行順利地辦理了社保卡啟用手續,而且又派專人專車護送我回到家里,你們的熱情服務太暖心了,為你們點贊!”
以上動人的場景只是今年以來工行咸寧分行自覺踐行金融為民便民惠民安民服務,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客戶群體金融服務所發生的又一鏡頭。
著力為特殊客群提供便民服務設施
今年以來,該行在全轄25個營業網點門前設置無障礙通道、鋪設防滑地墊以及“小心臺階”“帶好隨身物品”安全提示牌,安保人員及時為行動不便的老年客戶提供幫助的同時。
還及時為全轄25個營業網點配置21張輪椅、21副拐杖、21對助聽器等適應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客戶群體的便民服務設施,在全轄25個營業網點營業廳內配備飲水機、愛心輪椅、愛心座椅、急救藥箱、雨傘等適老適殘便民服務設施配備。
此外,對不便到網點辦理業務的老年客戶,該行按需安排專人提供上門服務,將服務送進社區、敬老院、醫院和老年人家門口,滿足老年人開銷卡、激活社保卡、重置銀行卡密碼等金融服務需求。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行累計為老年客戶開展上門服務1300余次。
努力為老年人客群守住養老錢
今年7月16日上午,老年客戶王女士來到該行下轄泉山支行營業室,焦急地告訴當班客服經理余永芳說,其賬上40多萬被騙子騙走了,請銀行幫忙。
經現場主管朱柱和客服經理余永芳了解,該客戶小孩不小心點擊不法分子提供鏈接和輸入賬戶密碼所致,且短信顯示賬戶上40多萬被轉走。
隨后客服經理余永芳又幫助客戶修改了賬戶密碼,經查詢賬戶明細顯示資金扣劃對方賬戶為工行一個貴金屬待劃轉內部賬戶,隨即現場主管朱柱立即向上級行報告,后經過多方查詢,最終在該客戶貴金屬賬戶中找到了該筆資金,隨即又幫助客戶在手機銀行上取消該筆貴金屬訂單,在短短20多分鐘內,就將王女士40多萬資金劃回到客戶賬戶上,為老年客戶王女士挽回了這筆巨額被騙資金。
今年10月28日上午,老年客戶胡某來到該行下轄通城銀城支行,一進門就與大堂經理說:“剛剛我在ATM機取錢,系統提示我密碼已經被鎖了,這可怎么辦啊,這是我老伴的卡,她中風了,我這邊急著取錢去買藥啊。”工行當班客服人員聞訊此情后,便即刻組成上門服務小分隊,帶上便攜設備,驅車十幾公里趕到該客戶家中,最終為臥病在床的胡某老伴人辦理了重置密碼業務,及時為客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行僅柜面渠道就堵截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匯款30余筆,為客戶挽回資金損失80余萬元。累計為老年客戶上門開展各類金融知識教育宣傳活動達103余場次,發放各種宣傳隊資料近9129余份,受眾達3150余人次。
全力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服務
“謝謝你們,辛苦你們上門跑一趟,你們的服務真是周到又貼心,謝謝你們!”這是殘障客戶石某對工行量身為其提供無障礙服務“暖心”發出的一番感慨。
今年5月19日,當該行下轄赤壁支行營業室負責人馬力接到赤壁市稅務局行政服務大廳負責人周斌打來電話,告之納稅人石某因病長年癱瘓在床而無法前往行政服務大廳辦理退稅,加之其預留的手機號碼變更了,沒有辦法在湖北稅務app上進行綁定銀行卡賬號退稅,必須通過銀行變更預留手機號才能綁定銀行卡賬號退稅,希望工行能為這位特殊的納稅人提供上門特殊金融服務的信息后。
本著“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服務原則,于是當天,工行赤壁支行通過派營業室工作人員攜帶上門服務設備,及時為這位殘障客戶做好銀行預留手機號碼的柜面變更業務,還現場指導這位特殊納稅人做好在湖北稅務app上的銀行卡賬號綁定業務,進而使石某后續個人所得稅退稅業務,也由赤壁國稅局指導納稅人順利完成。
5月24、26日,《香城都市報》、《咸寧日報》分別以《與稅務部門接力為客戶提供特殊金融服務---工行赤壁支行上門服務獲客戶點贊》、《工行赤壁支行貼心服務有溫度》為題,先后報道了咸寧工行人為殘障客戶提供按需無障礙服務的事跡。
而這只是工行咸寧分行踐行開展“為客戶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生動縮影。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行僅累計為殘疾客戶開展上門服務就達100余人次。( 徐春梅 肖滿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