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不斷拓展發展空間。湖北,作為全球汽車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基地,通過積極參與重要零部件標準制定,在國際貿易中掌握話語權。
在位于仙桃的湖北六和天輪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對一款最新的柔性飛輪進行設計,并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達成了訂單意向。有了這筆訂單,六和天輪公司一年將出口柔性飛輪15萬件,年銷售額可達800萬元。
圖紙一出,就能得到甲方認可,這得益于湖北不久前發布的《發動機飛輪齒圈技術條件》、《發動機飛輪總成技術條件》和《汽車發動機柔性飛輪總成技術條件》三項團體標準。
湖北六和天輪機械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賽:“通過這個標準,我們非常醒目地可以判斷我們現在的水平能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這是一個非常快速能夠識別這個技術的途徑。”
標準,意味著統一、明確的技術參數,這是國際市場的通用“語言”。之前,雖然六和天輪公司憑借較強的研發制造能力,進入了法國標志雪鐵龍的上游產業鏈,但因為一直沒有產品標準作為“通用語言”,每筆訂單都需要反復溝通多次,有時甚至就“跑單”了。長遠看,產品要出口,企業要壯大,沒有官方標準肯定不行。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接下了這個難題。組成專班,幾乎是從零起步,帶領上游供應商、大專院校及標準化科研人員調研、分析整個行業發展及標準化情況。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高新所副所長李婳婧:“帶著我們的相關的技術負責人和專家,開展了日夜不停的標準研制的一個前端的一個過程。”
前段基礎數據和信息準備充分以后,他們又將產品研發生產的技術指標和產業實際生產情況相結合,并征集行業建議,最終,形成了三項團體標準。
湖北六和天輪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先:“在4月21號我們就做了整個的標準的一個評審,5月31號就正式發布了,沒想到這么快。”
團體標準的發布讓企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眼下,六和天輪公司不僅成為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的長期供貨商,還與美國康明斯公司合作,為其供應發動機飛輪,年貿易額達1500萬元。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高新所副所長李婳婧:“那么標準的研制一方面,是可以規范整個行業,另外一塊其實也很有利于企業搶占這個產業鏈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