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省直資訊

    襄陽市對一次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過程的復盤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25日18:16 來源: 中國環境報

    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應急響應終止后,及時進行總結評估,對于揚長補短、提升應急管理工作水平十分必要。2022年11月8日至12日,襄陽市經歷了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現將應急響應工作復盤小結如下,以資后續參考借鑒和反省改進。

    一、重污染天氣發展和應對過程

    受外源傳輸、不利氣象條件及本地排放疊加影響,襄陽市自2022年11月8日凌晨起,空氣質量持續惡化,11月8日3時達到重度污染水平。為及時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根據《襄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規定,我市于11月8日9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同時啟動Ⅲ級響應;11月9日9時升級為橙色預警,同時啟動Ⅱ級響應;11月12日10時解除預警、終止響應。

    氣象條件變化、重污染天氣發展和應急響應過程簡述如下:

    11月1日,集體會商研判認為,11月上旬我市空氣質量將逐步轉差,決定啟動臨時管控措施。

    7日,集體會商研判,擬于8日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當日,市區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

    8日3時起,受北部區域霾污染傳輸及本地污染累積影響,我市空氣質量迅速惡化為重度污染,8時AQI達到237。上午,顆粒物濃度緩慢下降。午后,風力增強至二級,污染程度逐漸下降至輕度。晚間,風速持續減弱,受氣流輻合影響,污染物向中心城區聚積,顆粒物濃度持續上升至重度污染。

    8日上午9時啟動黃色預警,發布應急響應信息。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組織落實應急措施。市大氣攻堅指揮部立即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檢查。市生態環境局啟動內部應急響應機制,集中執法力量下沉一線,督促997家列入應急減排清單的企業實施應急響應并開展現場核查。

    9:00  市重污染天氣應急第一次調度會議。調度生態環境部門通知企業啟動應急措施的落實情況和駐廠監管、執法檢查人員出動情況。

    11:30  第二次調度會議。安排檢查企業減排措施落實情況,調度全市各地建設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的強制性響應措施執行情況。應急響應短信平臺繼續發布信息,提醒各單位嚴格落實應急響應減排措施。

    12:45  第三次調度會議。安排應急響應專項執法檢查,調度住建、城管等部門開展現場檢查,強化道路保潔作業。

    14:30  第四次調度會議。調度各縣(市、區)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指揮、現場檢查進展情況。各地企業、工地減產停產停工基本到位。

    17:40  第五次調度會議。調度未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的企業、工地情況,匯總各地檢查企業、工地情況,要求各地堅持巡查檢查,加強部門聯動。調度中發現市區部分路段道路運輸污染突出的問題。

    夜間,省生態環境廳監察專員馮安龍帶領工作組到襄城經濟開發區等地突擊暗訪,省環境執法局在襄陽開展大氣執法幫扶。當日,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派出巡查組143個、621人、車輛161臺,檢查工業企業1074家、工地177個,各地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現場檢查。

    11月9日

    凌晨至早間有霧,受弱氣流輻合及貼地逆溫影響,污染物持續累積,空氣質量持續為重度污染。日間隨邊界層上移,污染團抬升,顆粒物濃度逐漸下降至輕度污染。晚間,靜穩天氣顯著,擴散條件轉差,疊加本地晚高峰及北方污染前鋒影響,顆粒物濃度持續升高。

    8:30  副市長張學林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緊急會議(第六次調度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要求,全力以赴組織應對。

    9:00  啟動橙色預警、二級應急響應。

    9日全天,副市長張學林帶領大氣指揮部、生態環境、住建、公安、城管、交通、經信等部門負責人開展現場檢查。市大氣攻堅指揮部巡查組開展道路交通等現場檢查。各地積極督導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

    12:30  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應急響應調度會議。要求各地真重視、真管控、真落實,各地政府和部門行動起來,加強工業、交通等污染源管控,分片包干到位,真停產、真錯峰、真禁行。

    13:15  第七次調度會議。要求嚴格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快速處置違法違規問題,快速追責問責。

    夜間,副市長張學林帶隊檢查襄陽大道、樊西高速出口、襄陽南高速出口道路運輸情況,協調解決擁堵問題。

    晚10時,來自魯西南、河南中北部地區的新一波強污染團抵達我市,空氣污染再次轉重。當日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

    至10日凌晨2:30,各縣(市、區)及相關部門堅持開展現場檢查。

    11月10日

    凌晨至早間,受強逆溫影響,污染物不易擴散,顆粒物濃度持續為重度污染。日間風力較弱,擴散條件較9日更差,尤其上午受北部區域霾污染傳輸影響,顆粒物濃度持續升高。午后,風向由西北風轉為東南風,受污染回流影響,顆粒物濃度下降緩慢。晚間,風向再次轉為偏北風,受弱氣流輻合及晚高峰影響,顆粒物濃度快速升高后維持穩定,全天空氣質量持續重度污染。當日空氣質量指數為214,重度污染。

    8:30  第七次調度會議。發放“現場檢查要點”,安排強化企業、工地、餐飲等方面的現場檢查。

    10:00  第八次調度會議。省生態環境廳監察專員馮安龍、副市長張學林在市大氣攻堅指揮部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指揮調度、協調督辦,堅持上下聯動和部門協同,堅決落實好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堅決抓好違法案件的查辦處理,監督執紀要跟上。

    當天,副市長張學林帶隊現場檢查。

    17:00  第九次調度會議。部署城管部門提前組織城管隊員到街面管控餐飲油煙,要求各地各部門夜間繼續開展現場檢查。

    各地積極督導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省環境執法局繼續在襄陽開展大氣執法幫扶。

    11月11日

    早間至上午風力微弱,污染物不易擴散,顆粒物濃度維持相對穩定,空氣質量持續為重度污染;下午風向轉為偏東風,擴散條件好轉,顆粒物濃度逐漸下降至輕度污染;晚間,近地面風向由偏東風轉為偏西風,受氣流輻合影響,污染物累積,顆粒物濃度由輕度污染升至中度污染。當日空氣質量指數為189,中度污染。

    12:00  對應急響應行動較慢的單位進行工作提醒。

    15:30  第十次調度會議。分析下午至夜間形勢,指導交通管控疏導、街面餐飲油煙管控、工地道路灑水保潔等工作。

    夜間,繼續開展現場檢查。

    11月12日

    3:00  受西北強冷空氣影響,風力顯著增強,大氣擴散條件較好,污染快速清除,重污染過程結束,5時空氣質量轉為優。

    11日晚至12日8時,氣象部門組織開展地面人工增雨改善空氣質量作業6次。省級增雨飛機在我市作業1架次。

    10:00  解除橙色預警,終止二級響應。發布公告,發送信息。

    11:30  第十一次調度會議。安排指導工業企業有序復產復工,防止違法亂排。

    下午至夜間,生態環境系統各分局繼續開展現場執法檢查。

    11月13日

    生態環境系統繼續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各分局搶抓天氣條件,協同氣象部門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本輪重污染天氣主要影響我市中心城區,11月8日、9日、10日樊城區、襄州區均達到重度污染,11月8日、10日高新區、襄城區均達到重度污染。6個縣(市)中,除處于傳輸通道的宜城市在10日、11日達中度污染外,其他縣(市)均處于輕度污染范圍。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提前作好準備。提前修訂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明確了預警響應工作要求和各地各部門工作職責,形成了簡明、科學的應急響應流程圖。各領域明確了重點管理對象,將全市997家工業企業納入應急響應清單管理,工地、道路、餐飲街區等應急響應管理對象都有較為完備的清單。提前準備了啟動各個級別預警和應急響應所需的文件、信息、新聞發布稿的模板。

    (二)密集會商研判。11月初,根據空氣污染逐漸加重的形勢,啟動了臨時管控。11月6日、7日兩次會商空氣質量形勢。11月8日晨,鑒于北方重污染團提前到來,會商后迅即啟動了黃色預警。11月9日上午,進一步升級為橙色預警。響應期間,對空氣質量數據進行15分鐘研判,及時會商走勢,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11月11日下午,根據運動路站點15分鐘值回升的異常苗頭,調度排查污染源,發現并制止了站點旁300米處的一處噴涂作業,消除了異常影響。

    (三)市縣聯合調度。應急響應期間,市指揮部和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了11次調度會議,組織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同步實施應急管理,實現了聯調聯動、聯防聯控。11次調度會議有綜合統籌指揮,也有點對點精準指導;有趨勢分析,也有復盤小結優化。隨著應急響應的深入,聯動合力不斷增強。公安交管部門強化了路面執法查控,及時解決了貨運車輛違禁、擁堵的問題;鄉鎮、街辦參與餐飲油煙等城市面源污染防控;氣象部門調動全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駐點守候,待機作業;市直機關工委倡議綠色出行;第三方技術力量全程參與,發揮參謀作用。

    生態環境部門動員企業加大錯峰、減排力度,為改善空氣質量作貢獻,一批減排減產的企業主動實行全線停產停工。運用新媒體手段,宣傳形勢和政策,發布公眾指南,動員社會力量主動減排,支持應急響應工作。

    (四)黨政領導坐鎮指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應急工作作出明確、嚴肅的指示要求,市政府分管領導坐鎮指揮、現場檢查。市大氣攻堅指揮部、各縣(市、區)分管領導全過程指揮調度、督促檢查,提升了應急指揮的時效性、有效性。黨政領導統一指揮,有效調動了應急管理資源,增強了部門主動性、執行力。

    (五)強化現場檢查。應急響應時間緊急,點多面廣,要在最短時間內讓全社會、各方面落實,離不開現場督促檢查。首先檢查信息發布、傳達,督促各單位啟動應急響應;應急響應初期,重點檢查減產、停產、停工等減排措施落實情況,檢查有無漏管脫管失控的對象。同時,檢查各地應急指揮和應急管理工人落實情況。制定現場檢查要點,行業分線、區域分片同時開展應急管控,現場發現的問題即時交辦處理。

    (六)因應情勢及時調整。應急指揮調度要求和措施,緊隨形勢變化而及時優化、調整,由重及輕,由急到緩,全面部署,重點督導,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污染穩定有序地降下來。在落實了企業強制減排措施后,立即將管理重點轉向工地、道路、園區揚塵。交通污染是我市PM2.5污染的主因,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針對交通污染突出的問題,公安部門組織力量整治襄城南片夜間貨車闖禁、超載、飛揚撒漏問題,疏導襄城東街、高速公路出入口車流,解決擁堵問題,貨運車輛運行有序,道路污染明顯減輕。

    (七)強化責任追究。對不執行應急響應要求的違法行為,立即制止,立案調查,快速處理,警示后續發生。此次應急響應期間,生態環境部門立案查處未按要求減排的企業5家,查封1家,關閉1家。住建部門對未落實應急響應措施的7個工地的建設單位立案查處。對落實應急響應要求不力的單位,市、區紀委監委同步跟進、全程監督、及時追責。市大氣攻堅指揮部對指揮調度不及時的地方當即進行了工作提醒。各現場檢查組發現的問題,均一案雙交,既交查處整改,又交問責追責。

    三、需要優化和改進的措施

    (一)強化會商研判。冬春季重污染天氣易發期間,要常態化關注天氣、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研判污染風險等級。生態環境、氣象部門要密切關注上風向、傳輸通道、重點區域的趨勢狀況,及時會商提出響應意見。在傳輸通道上游城市出現中度以上污染時,以及重污染天氣期間,每天至少會商一次。在風險等級、污染程度研判上,要充分考慮本地污染疊加的影響。在重污染天氣風險研判上,還要充分把握氣象條件、地理環境對污染傳輸、擴散、持續性的影響。襄陽四面環山、出口通窄的地形,極不利于污染消散;秋冬季、春末夏初經常出現的高濕、靜穩、逆溫、弱風、風向紊亂的氣象條件,容易推高污染程度;中心城區交通、工業污染集中,易致污染物大量累積疊加,導致本地污染經常高于周邊城市;交通、能源、工業因保障發展的剛性需求,使得減排慢、減排難、減排不徹底成為應急響應的阻力。

    (二)強化指揮調度。完善應急響應指揮平臺和體系,堅持黨委、政府領導統一指揮,組織各地和生態環境、氣象、住建、城管、交通運輸、公安、紀委監委等單位,按職責迅速落實應急響應管理措施。各地、各部門分管領導要以應急的狀態,保證時間、精力,親臨一線,及時調度,確保充分有效動員、快速響應處置、嚴格精細落實,快速調整優化應對措施。在統一指揮調度之下,各單位要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主動創新性落實。

    (三)快速聯動響應?!耙环植渴穑欧致鋵崱薄表憫ぷ魃婕案鞯睾徒?0個部門,點多、線長、面廣,措施細,要求嚴。只有減排措施得到全面、充分、嚴格、準確落實,才能起到較好的減排效果。各單位要迅速開展現場檢查,督促落實響應措施。啟動應急響應后,生態環境執法人員電話通知所監管聯系的企業,明確減排措施要求,2小時內到廠監督指導企業落實強制性減排措施。住建部門管理人員應通過短信、電話、微信群等方式,立即通知工地建設單位落實響應措施。城管部門對道路揚塵防治、渣土清運、餐飲油煙等部位實施現場監管。交管部門應增加執法頻次和執法人員數量,組織落實重載貨車禁行、繞行等交通管理措施,特別是增加街面警力,加強交通疏導,管治。

    (四)加強業務培訓。在平時,各管理單位應開展全員培訓,準確把握不同行業的響應措施要求,熟練掌握現場檢查方法。要針對可能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溯源、分析、處置、檢查的業務培訓,做到人人都是“火眼金睛”,讓假應急的行為無處遁形。應急指揮調度人員要重點研究聯動協同中的短板弱項,及時補齊;對明顯漏項的應急領域,要迅速研究解決。要特別注意防止一些單位在減排上弄虛作假,以僥幸心理、欺騙手段蒙混過關。

    (五)強化責任追究。應急響應是依法實施的管理行為。迅速查處、制止未執行應急響應措施的違法行為,可以有效警示后續違規行為,防范“破窗效應”。發現的違法問題要現場交辦、立即處理;應立案的當天立案;須實施查封扣押的,應迅速實施,保證時效性和合法性。依職權應由其他部門處理的問題,要立即移交。對責任單位和黨員干部履職不力的問題,要迅速追責問責。對各地應急響應指揮調度組織存在問題短板的,應立即指導、提醒、糾正、補齊短板。

    (六)有序復工復產。在空氣質量明顯穩定改善達到解除預警條件后,要及時解除預警、終止響應,并及時公告。復工復產初期,各單位要安排組織現場檢查,防止污染問題故態復萌。通過應急響應的強化監督,來促進平時依法監督效能提升。對應急響應期間存在的問題的,要重點監督,整改和處理后逐步復工復產。

    (七)加強能力建設。要利用技術能力和手段,密切關注污染形勢、數據變化,分析異常變化的原因,快速準確溯源,消除突發不利影響因素。平時,要不斷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和智能監管手段,才能保證急時有策可對。要增強環衛作業能力,保障道路清掃作業增量需求。完善遠程監管資源,提高信息化水平,實現快速反應、遠程監管,提升效率,實現有效覆蓋。做實平時工作,加快推進環境治理,清理整治“散亂污”片區。強化日常監管,提高守法水平,增進生態環境保護共識,促進社會各方共保共治共建共享,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互促共贏。(襄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蔡金海)

    【責任編輯:游思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韩国中文字幕毛片|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