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湖北省人社廳發布通知,為安全、高效管好用好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資金,自2023年1月1日起,啟用新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管理系統。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先后籌集39億元專賬資金用于發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如何安全高效地用好這筆資金,始終是實際工作中考慮的重點。2019年職業技能培訓“三年行動”啟動之初,湖北就啟用了“職業技能培訓信息管理系統”。三年多來,該系統在臺賬記錄、過程監管、補貼發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既實現了簡化補貼撥付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也促進了加強培訓補貼資金監管、保障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通過系統優化升級實現嚴內控、補短板、堵漏洞的需求日益增長。省人社廳總結提煉三年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好舉措,將其體現到信息管理系統中來,完成系統優化升級,促進工作“三提升”。
通過使用新系統,提升工作的規范性。記錄是新系統的基本功能。從工種的角度看,新發布的2022版《職業分類大典》共有1639個職業,部分職業下面還有若干工種;從人員的角度看,在崗職工中還有防返貧監測系統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不同身份;從培訓補貼類型看,有新型學徒制培訓、新技師培訓、崗位技能培訓。新信息管理系統將實現各個維度的準確錄入,實時掌握培訓進展情況,提高數據的精準度,通過系統的精準記錄促進操作更加規范。
通過使用新系統,提升資金的安全性。監管是新系統的核心功能。管好用好補貼資金,一分一毫都容不得馬虎。通過使用新信息管理系統,落實“凡補必進、不進不補”的原則,實現從開班到補貼發放的全鏈條監管,同時實現與社保系統等其他數據系統的實時比對,增加數據核查功能,促進資金監管更加精準。
通過使用新系統,提升補貼的針對性。分析是新系統的關鍵職能。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面向在崗職工,旨在鼓勵企業運用職工教育經費對本企業職工開展培訓的同時,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職業給予補貼。新信息管理系統更加注重及時掌握重點產業的缺工和培訓情況,及時分析補貼工種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及時調整培訓補貼發放的方向和重點,真正讓技能人才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的支撐、企業贏得競爭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