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華平)12月30日,湖北省首屆河湖長制論壇在武漢舉辦,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論壇邀請中國水利學會、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有關專家學者,與全省河湖長制工作者一道,聚議河湖保護大計,探討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幸福河湖的方法思路。
圖:論壇現場
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廖志偉在致辭中表示,我省這幾年推進河湖長制走深做實見效,在全國率先實現河湖統籌,堅持每年謀劃一個主題,連續發布6個省河湖長令,調動數以百萬名干部群眾參與河湖管護。全省3.8萬名官方河湖長、3000多個責任單位、20多萬名民間河湖衛士實現河湖水體全覆蓋、源頭末梢全管控。河湖長制“湖北樣板”初步形成,河湖長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3次獲國務院督查激勵,2次在全國大會上作典型交流發言。全省河湖面貌持續大幅改觀,人民群眾對美麗宜居河湖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湖北是河湖大省,最大的優勢稟賦在水,承擔著守護兩大涉水“國之重器”安全、保障“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的政治任務,在全國構建水生態文明高地方面重任在肩,使命特殊。下一步,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推進河湖長制在湖北提檔升級,特別是要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強化河湖水資源嚴格管理,強化河湖水環境持續改善,強化河湖水生態治理修復,強化數字賦能,奮力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打造湖北河湖長制的升級版,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湯鑫華在講話中指出,湖北省水利學會近年來牢牢把握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要求,秉承辦會宗旨,發揮平臺優勢,弘揚地方特色,堅持圍繞湖北水利中心工作,特別是重點、焦點、難點問題,扎實有效地開展學術交流、智庫咨詢、科學普及等活動,為全省水利發展和學會事業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省人社廳和省科協授予“全省科協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成為30余家省級水利學會中的佼佼者。希望湖北省水利學會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更好發揮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學會組織作用,不斷增強為水利科技工作者服務、為水利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黨和政府水利決策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武漢大學教授、博導談廣鳴、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劉小勇圍繞河湖長制工作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潘穎在會上宣讀了表彰河湖保護志愿者通報,為河湖保護志愿服務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志愿者學生代表頒獎。
圖:為優秀河湖保護志愿者頒發證書
論壇由省水利學會理事長徐少軍主持,省級河湖長聯系單位、省水利廳相關處室(單位)負責人在武漢主會場參加論壇。省水利學會理事、各市州水利部門及相關單位通過在線方式收看論壇的人數達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