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翔 李源)1月5日,梨園醫院正式開設新冠病毒中醫康復門診,可提供傳統飲片,中藥代煎、免煎顆粒等多種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階段中的治療作用。
對癥使用中藥,發揮整體調節作用
對于新冠病毒感染這樣的疾病,中醫稱為“疫病”,通俗來說就是傳染性很強的外感病。既然是外感病,不管它是風寒的誘因還是風熱的誘因,出現臨床癥狀大部分都表現出發燒、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癥狀。專業醫生從中醫理論針對風寒、風熱進行治療,療效會更為迅速。
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主要是來清理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新冠肺炎在后期主要是余邪未盡、正氣受損,比如痰熱未清,肺陰耗傷,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調,遺留咳嗽。像這種咳嗽往往有痰少、色白、質粘或伴有咽癢的癥狀。所以臨床治療一方面是扶正,扶正就是養陰潤肺,另一方面就是祛邪,清熱化痰。中醫藥扶正祛邪,相輔相成。
當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織在一起,對于患者,選擇對癥使用的中藥,居家進行治療,減輕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的擠兌風險和壓力。中醫藥進行治療可以縮短病毒清除時間、縮短住院時間,緩解臨床癥狀。
對于有可能轉重的患者,及早進行中醫藥的干預治療,可以降低轉重率。在康復中的作用。很多患者都有親身體會,核酸轉陰以后還有咳嗽、乏力、出汗等癥狀,中醫藥可以對癥治療,發揮整體調節作用。
保障用藥安全,重點服務老年人
老年人的體質屬于正氣虛,各種機能下降。尤其是80歲以上,伴有很多基礎病的群體,腎氣虛、脾氣虛。感染新冠病毒后,早期癥狀很輕微時,老人的用藥強調早期干預、全程干預。一旦出現惡寒、頭痛、發燒或胃腸不適時,我們就對癥選藥。選藥原則是阻斷向重癥發展,對主要癥狀要進行強烈的干預。
如果是以發燒為主的就清熱解毒。寒濕為主的就驅寒解毒,如果以濕邪為主、以胃腸道癥狀為主,就化濕解毒,如果以氣喘胸悶為主就宣肺解毒。更為重要的是,老年患者的本質就是虛癥,所以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注意全程扶正,補氣為先,攻補兼施。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梨園醫院新冠病毒中醫康復門診健康服務的重點人群。堅持辨證施治,合理選用對癥藥物;加強用藥指導,做好跟蹤隨訪,保障用藥安全。
中西醫結合科專家門診時間:
文秀英教授 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
石國憲主任 門診時間:每周日上午,周一,周二全天;
吳洪生主任 門診時間:每周二上午, 周四、周五全天
范可主任 門診時間:周三下午,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