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柳鋼)1月19日,宜昌市西陵區組織開展“同心助力、保護長江、愛在西陵”志愿服務活動。該活動由社會組織“三峽蟻工”發起,得到了轄區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以及區直機關和各街道社區志愿者等500多人的積極響應,共同參與到長江大保護的行列。
西陵區地處宜昌市中心,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富集。近年來,以“組織起來、發揮作用”為目標,西陵區巧用“五步工作法”(找到人、抓代表、搭平臺、聚人心、匯力量),持續加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團結引領力度,“益西陵”被中央統戰部確定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重點項目。
堅持全面摸底“找到人”,把人員團結起來。網絡68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全市率先成立西陵區新聯會,并按照“六有”標準,先后在云集街道二馬路社區、西陵街道樵湖嶺社區、葛洲壩街道錦繡社區等地,成立區新聯會街道分會,打造了新階層人士“溫暖之家”。
堅持走訪聯誼“抓代表”,把能人培養起來。建立完善區級領導聯系統戰人士制度,發現和培養了一大批代表人士,推薦18名新階層人士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發型師李年邦一個人帶動一群人、溫暖一座城,其發起的“三峽蟻工”已成為“宜荊荊”都市圈一張靚麗名片。
堅持建強基地“搭平臺”,把活動開展起來。每年堅持舉辦“生態市民日”活動,影響一大批新階層人士參與生態環保建設。舉辦“全民視頻直播大賽”,為新階層人士提供展示專長的舞臺。舉辦“愛在西陵”婚戀交友活動,助力110多名青年才俊脫單。
堅持培訓引導“聚人心”,把思想凝聚起來。全區先后召開培訓會、拉練會,以及瞻仰宜昌烈士陵園、參觀宜昌黨史館等活動,不斷提升新階層人士的政治素養。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組織開展“凝聚新力量、獻禮二十大”長江生態保護專題調研,受到人民網點贊。
堅持加大支持“匯力量”,把作用激發起來。積極支持新階層人士創新創業,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自由職業人員劉敏長期關注長江江豚保護,她發起的“稻草圈圈”幫助長江沿岸上岸漁民重新找到生計,該組織被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指定為長期合作伙伴,為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