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林治國)2022年,湖北省知識產權系統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支撐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一、湖北知識產權工作獲國辦督查激勵。
2022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及激勵措施的通報,湖北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成效突出,湖北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成效突出獲得督查激勵,這是湖北知識產權工作首次獲得該激勵。根據激勵措施,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優先支持湖北開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優先支持湖北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在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實施中予以傾斜支持。
二、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湖北獲優秀等次。
2022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2021年各省(區、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結果,湖北榮獲優秀等次。2021年,湖北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省戰略,高規格召開了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大會,在全省形成了共抓知識產權大保護的強大合力,湖北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全面優化知識產權“嚴、大、快、同”保護工作格局,全省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完善,保護效能不斷提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不斷健全,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為全省科技創新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了應有貢獻。
三、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
2022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意見》全面貫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緊密結合我省實際,牢牢把握以提高知識產權領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創新“撐腰”、為產業“護航”、為發展“賦能”這一主線,科學部署4大方面13項具體任務,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面向我省知識產權事業未來十五年發展作出系統謀劃,為知識產權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湖北力量”。
四、長江中游三省簽署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協議。
2022年12月,2022年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以視頻形式在武漢、長沙、南昌同步舉行。在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委書記、省長見證下,湖北省知識產權局與江西、湖南兩省知識產權局共同簽署《長江中游三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協議》。該協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構建涵蓋三省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對話機制,實現執法互助、監管互動、信息互通、鑒定互認、經驗互鑒,力爭建成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協作體系,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五、湖北省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建設。
2022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致函省政府批復同意湖北省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納入國家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未來將面向生物和新材料產業開展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審查確權、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相聯動的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加快我省生物醫藥和新材料領域創新創造,快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舉措。
六、湖北省獲批開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試點。
2022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同意湖北省開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全年已直接為8個產品25家企業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全省全年新增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合法使用人654家,總數達到1781家。成立全省首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湖北地理標志運營中心建設工作順利起步,地理標志線上展館建成。
七、成功舉辦2022年全國“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湖北分會場活動。
2022年4月,湖北省首次做為國家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四個分會場之一承辦啟動儀式,省領導蒞臨現場出席,活動內容首次在“央視頻”全程直播,斗魚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次達67萬人次。在宣傳周期間,全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高價值專利供需對接會、論壇講座、競賽培訓等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200余場。
八、湖北省專利轉讓許可增長率位居全國第四。
大力開展專利轉化專項計劃,2022年,全省專利轉讓許可25511次,同比增長34.91%,增長率居全國第四。在全國率先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征集發布開放許可專利近1100件余件,達成許可專利近百件。新增13家高校院所建立專利轉化基地,進行專利分級分類管理和轉化運營。聚焦我省“51020”現代產業體系,在全省布局建設6家省級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舉辦10余場專利供需對接和“鄂來拍”活動,現場簽約、拍賣專利技術成果金額超億元。武漢理工大學6個專利組合技術轉讓合同金額超1億元,創年內我省高校科技成果省內轉化單筆最大金額。
九、“知慧橋”湖北專利運用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2022年1月,根據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通知》精神,“知慧橋”湖北專利運用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hbipdc.com)正式上線,省領導蒞臨現場出席啟動儀式。平臺通過建設六大基礎數據庫,集成建設專利價值評估、智能匹配和技術需求診斷三大工具系統,實現“五找”功能,打通專利、企業、高校、人才、金融資本間的對接通道,破解專利轉化難點和痛點。平臺自上線運行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培訓和技術供需對接會17次,超12萬人次線上線下積極參與,為1286家企業提供了專利信息查詢和專利技術供需匹配服務。目前平臺上已備案轉讓的專利達155143次,備案的許可專利4555次,備案的質押專利15959次,開放許可專利934件,意愿運營專利 20720件,專利質押融資415次, 質押金額51.39億元。注冊企業用戶近1200戶,年度日均訪問1320人次。
十、我省首次實現市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全覆蓋。
2022年,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和商標質押助企紓困“知惠行”專項活動,先后與5家金融及保險機構簽訂知識產權金融、保險戰略合作協議,舉辦了10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銀企”對接推介活動,發布了湖北省首批298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企業白名單,在“知慧橋”湖北專利運用公共服務平臺增設“找金融”功能,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搭建快車道。宜昌枝江市、荊州荊州區、孝感孝南區三地獲批2022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改革先行區。2022年湖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75.3億元,同比增長49.8%。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額63.26億元,同比增長54.7%,質押專利數5819件,同比增長254.38%;商標質押融資額12.05億元,同比增長28.6%。1000萬元以下的專利普惠貸款質押數491個,占質押總數的82.7%,融資額30.85億元,首次實現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州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