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廖琪)陽春三月,在湖北省高關水庫管理局總干渠上,一處處植樹造林的喜人場景,映入眼簾。
百里“天河”百里綠,百里“動脈”百里暢。
3月18日,一批櫻花成品樹跨越100余公里,從湖北省田關工程管理局百花島“空降”到高關水庫,隨即被栽植在渠首。
搶抓天時,全面綠化美化。開春以來,2000多株紅梅、櫻花樹、桃樹、美國紅楓、對節白臘、桂花樹、火棘、池杉等,“落戶”高關,被“安置”于在建中的渠首示范區、廉政文化廣場、水情教育基地等處。新翻的泥土,氤氳的花香,綻放出春的生機,也給高關局帶來欣欣向榮、絢麗多姿的新景象。
3月20日,在湖北省京山市曹武鎮的總干渠向畈渡槽至牯牛山節制閘段面,來自省高關局、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參建方以及灌區所在地黨委政府的黨員干部,揮鍬鏟土,扶苗固正,首批5000余棵銀杏樹成功“入住”渠堤兩岸。
為防止渠堤水土流失以及水污染發生,高關局積極與總干渠流經區鄉鎮、村組、村民對接,在廣泛宣傳水利工程管護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灌渠劃界確權后的爭議區域進行充分商議后,審時度勢提出“擱置爭議、抓緊植樹,不求所有、但求盡綠”的“綠色生態灌區”建設戰略,以“一盤棋”理念,實現灌區生態綠化帶全貫通。
“我們先后到浙江亭下灌區、湖北省漳河灌區、襄陽引丹灌區,學習取經,為高關局建設生態灌區提供借鑒。”高關局紀委書記朱明華說,“在綠色灌區打造過程中,高關局始終遵循生態為民理念,全方位服務高關水庫整體生態規劃,推動村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人民灌區人民建,建好灌區為人民。
湖北省高關水庫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賀俊介紹,高關局充分利用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和水源地保護“三大工程”建設契機,積極回應灌區群眾的所盼所想,計劃在長達46.3公里的高關灌區總干渠段面上,能栽盡栽,應植盡植,不斷滿足灌區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屆時,從渠首到渠尾,百里長渠夏季將綠樹漫堤,秋季霜葉滿枝,不僅有效保障渠網暢達,而且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渠堤岸線損壞,助力灌區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