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陳健 柯賢昕)“作為一名游客,今天聽了高關局的水法宣傳,很受啟發。我要教育孩子,從小愛水節水護水,做一名水資源保護的宣傳者、參與者。”在高關水庫源頭的大洪山白龍池邊,來自仙桃的游客張女士和孩子一起,饒有興趣的參與湖北省高關水庫管理局組織的水法宣傳活動時說。
為全面宣傳《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長江保護法》,提升公眾護水愛水節水意識,確保高關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期間低水位時水質穩定。近日,高關局組織部分干部職工,走進大富水之源——大洪山白龍池,開啟“水法宣傳到源頭,水質I類記心頭”活動。
白龍池為高關水庫之源,坐落在大洪山景區腹地,池面約20700平方米,自古以來,就有“白龍吐霧開富水,一條長河澤漢北”的美麗傳說。
活動現場,高關局向游客發放護水節水宣傳手冊,講解水污染防治知識,呼吁大家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保護水生態環境。活動得到了許多游客的關注和響應,大家一起在白龍池邊拾撿垃圾,清理漂流物,共同呵護源頭活水。
結合水法宣傳,高關局還組織干部職工,探訪水庫源頭,追溯建庫歷史,進行源頭取水活動。作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的重要支點,高關水庫承擔京山、應城兩市38.4萬畝農田的灌溉和保障20萬人安全飲水的重任。目前,正值高關水庫除險加固施工關鍵期,庫水位處于低位,庫容變小帶來的納污與自凈能力減弱,對水質持續保持I類帶來不小挑戰。高關局通過“黨建+水源地保護”活動,堅持宣傳發動、引導自查、監督執法、復查鞏固相結合,持續加大對水源地保護的力度,特別是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采用到戶宣傳、網絡知識競賽多種宣傳方式,組織水面“清漂”,庫區“清岸”等活動,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水資源、水生態保護意識,確保在低水位運行特殊時期水質持續達到I類標準,用實際行動守住流域安全底線。下步還將建成獨具特色的水情教育基地,更生動形象地宣傳水法規、弘揚水文化,營造社會公眾知水護水節水愛水、保護好高關水庫一庫凈水的更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