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周福全 趙敏)4月4日,記者從咸寧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該市持續深入開展聯合治超專項行動,各縣市區采取24小時常態化執法模式,對超載超限車輛布設執法“天羅地網”。
通山縣政府牽頭召開治超工作會議。通訊員 供圖
據悉,自咸寧市3月17日召開全市治超工作會議以來,該市及時調整全市治超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各縣市區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目前已有5個縣市區先后在政府主導下召開治超工作會議。
此外,咸寧市治超辦下發《咸寧市2023年治超工作實施方案》《工作提示函》,全市治超工作深入高效開展。
據悉,該市各縣市區采取24小時執法模式,加強對G106、G107、G351、S208、S246等線路的執法力度,靈活采取線路巡查與重點源頭企業雙向蹲守,定點檢查與分散設卡,白天錯時與凌晨定時等手段,布設執法“天羅地網”。
開展礦山源頭聯合執法。通訊員 供圖
咸安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區公安局與屬地鄉鎮,先后檢查7家源頭礦山企業。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通報,并提出整改意見。
該區針對主城區東外環加大對超限超載和拋灑打擊力度,對過往司機開展“說理式執法”,督促其合法規范運輸,守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安全文明底色。橫溝治超站在市區一體模式下與橫溝交警中隊開展聯合執法,集中打擊沖崗、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車輛。
赤壁市組織交通、公安、應急、自然資源等多部門,聯合摸排華潤電力、華新水泥等19家礦山源頭,指出存在的問題,并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開展路面聯合執法。通訊員 供圖
該市對符合出廠條件的10家企業登記造冊,并推動將源頭企業視頻和稱重數據接入交通執法大隊信息中心。采取固定檢測與流動檢測相結合的方法,把主要力量放在凌晨時段執法。
通城縣交通部門先后檢查9 家貨運源頭企業,針對企業車輛臺賬不完善、超限裝載等問題要求立即整改到位。該縣3個治超點治超12個治超小組實行24小時執法。
該縣縣領導深入鐵柱港等治超執勤點檢查指導工作,力爭6月底在全縣重要節點完成7套不停車檢測系統安裝和調適,以科技賦能提升治超執法效率。
通城縣執法人員與礦山企業負責人簽訂承諾書。通訊員 供圖
崇陽縣堅持“源頭管控和路面監管”雙管齊下,約談源頭企業負責人12人次,對查獲的擅自改裝貨車在卸載貨物后,強制切割擅自加裝墻板,消除違法行為。發布《關于治理貨車超限超載運輸致全縣人民的倡議書》,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通山縣政府將治超工作納入全縣“四治”專項行動,組織對礦山、石材等源頭進行檢查督辦,要求做到“三不進場,三不出場”,與各企業簽訂《礦山源頭企業規范經營承諾書》。
該縣采取“中隊+治超站”執法模式開展固定治超工作,并對偏遠地區和線路開展流動治超,有力打擊了超限超載車輛。
執法人員查看礦山源頭監控設施。通訊員 供圖
嘉魚縣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檢查2家源頭礦山企業,同時加強路面聯合執法,嚴厲打擊超限運輸車輛,確保清明假期交通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