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郭佳欣 劉望)4月4日,“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2023全國網絡媒體主題采訪媒體團來到了剛剛揭牌十余天的長安畫派藝術中心,參觀長安畫派經典美術畫作,傾聽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長安畫派深厚的文化歷史。
長安畫派藝術中心展廳。
長安畫派美術作品展覽共展出了98幅優秀作品,均出自長安畫派代表人物及老、中、青美術工作者之手,作品形式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藝術門類。
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團記者跟隨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導、美術評論家程征的講解,詳細了解這個扎根西北的藝術畫派傳承與發展的歷史脈絡。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程征講解長安畫派的歷史脈絡。
程征說,“長安畫派”的提法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20世紀五十年代,長安畫壇在趙望云、石魯、何海霞、方濟眾、康師堯、李梓盛等老一輩藝術家的積極倡導下,堅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立足西北,在繼承傳統和面向生活的創作道路上全方位探索,盡情描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人民翻天覆地的新生活。”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給媒體團記者講解長安畫派作品。
長安畫派的繪畫題材以山水、人物為主,兼及花鳥;作品多描繪西北,特別是陜西地區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其中尤鐘情于陜北黃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創作手法上學習傳統、勇于創新、扎根生活、反映現實。長安畫派的表現手法大膽出新,以渾樸厚重、奇崛強悍的西北風貌和對中國革命和領袖的熱愛、對新時代的贊美等強烈主題意識在中國畫壇引起持續數十年的討論,受到中國美術界的高度贊譽,被稱為“長安畫派”。
展廳內展示的長安畫派代表作品。
據了解,長安畫派不僅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繪畫流派之一,也是陜西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和陜西美術界的精神旗幟。長安畫派的藝術思想蘊含的現實主義精神、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和筆墨創新精神,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在20世紀中國繪畫藝術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化進程中,長安畫派發揮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給媒體團記者講解長安畫派作品。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告訴記者,“現在展覽上展出的作品中,一部分是館藏、一部分是從畫家的家屬手中收集來的,還有一部分屬于私人收藏作品。”郭線廬說,這個藝術中心的功能之所以非常重要,就是因為他們會在現有館藏的基礎上不斷收集,把長安畫派的作品整理完善,讓這些不會“再生”的精品力作留存在陜西,給長安畫派品牌建設提供新的有效平臺。
“長安畫派藝術中心既梳理和總結歷史,也展示和創新未來。”郭線廬表示,未來將繼續凝練和總結長安畫派的藝術思想,按照新時代的需求,探討長安畫派鼎盛時期的主要特征,研究新時代長安畫派如何再次崛起的主要問題,在文化強省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基礎平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