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考古博物館。
西部網訊(記者 郭佳欣)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周家莊村南,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靜靜坐落在一片園林綠蔭與姹紫嫣紅中。
陜西考古博物館。
在陜西考古博物館院內,石材幕墻、玻璃幕墻和鋁板幕墻相結合的博物館外墻錯落有致,不僅有著濃郁的唐風“層樓”和山水園林庭院風格,還具有集約高效的現代辦公建筑特征。此外,博物館主題建筑屋角檐部向外挑出,呈飛舉之勢,具有鮮明的傳統建筑特征,文化氣息濃郁。
陜西考古博物館。
作為集考古科研、文物保護、教育展示、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大型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主要包括了博物館、科研樓、信息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公眾考古中心、游客中心及后勤動力中心等相關配套設施。其定位遠超以文物保護、收藏、陳列和展示為基本職能的一般考古博物館范疇,而是將博物館的功能聚焦到考古學本身的歷史和最新發現上,并且延伸到了與考古有關的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公眾教育和社會服務等多個層面。
陜西考古博物館。
為了將陜西考古博物館項目從藍圖變為現實,陜建一建集團第六公司項目管理團隊第一時間成立專項總指揮部,協調材料、機械等資源,圍繞“一館四中心”,將室外分為八個區域,涵蓋展陳、景觀、綠化、弱電、照明、給排水、熱力、天然氣等二十多項專業系統。通過兩個月的施工建設,完成室外面積7.7萬㎡,鋪裝面積近2.6萬㎡,圍墻長5300米,園區內瀝青馬路長約3900米的施工任務,以及室外展陳、下沉庭院、時光橋、迎賓廣場、員工休息區等分區施工任務。
陜西考古博物館。
此外,為了保障施工現場符合規范要求,項目管理團隊嚴格監督過程管理的每個細節,采取海綿城市施工,以綠色施工管理實現質量“零”不合格、安全“零”事故、土方“零”外運、硅酸鹽類建筑垃圾“零”排放、直徑10以下鋼筋“零”損耗。
陜西考古博物館。
據了解,陜西考古博物館項目榮獲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可定性化的沖孔防護網》,并先后獲得中建協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大賽Ⅱ類成果一項、陜西省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Ⅰ類成果兩項、2020年第三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優秀獎、西安市第四屆“唐都杯”BIM應用大賽三等獎,技術質量一路領跑陜西。
陜西考古博物館。
“我們的‘虎狼之師們’以對陜西考古學的熱愛、責任和擔當,以及超前的施工工藝和攻堅克難的魄力,助力陜西考古博物館項目完美面世,向世界考古遞上了一份滿意答卷。”陜建一建集團第六公司陜西考古人項目經理索書祥說,未來也將全力以赴做好工程建設,打造出更多品質卓越領標桿的精品工程。(圖片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