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楊晗 吳超金)規范執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扣好執法“第一粒扣子”是規范執法的關鍵點。
4月24日,筆者從通城縣公安局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局持續用“提質增效、動真碰硬、培訓提能”這“三味真火”鑄造扣好執法“第一粒扣子”樣板工程,實現全程可視化監督閉環覆蓋率、案件平臺流轉率、智慧移動警務終端覆蓋率三個100%。
提質增效,用硬件保障規范
執法辦案中心是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前沿陣地,是系好“第一粒扣子”的關鍵一環,執法辦案中心工作干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第一粒扣子”樣板工程建設的成敗。
3月11日,劉某因尋釁滋事被雋水派出所民警抓獲。到案后,劉某被帶到縣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進行登記、安檢、隨身物品存管、候問和詢(訊)問。
由辦案中心集中負責(涉案)人員的入區登記、信息采集、人身檢查、隨時物品存管、看管警力配置等各方面的工作,作為辦案人員,只需要專心辦案,極大地提高了辦案效率。
“在辦理未成年犯罪案件和涉眾型案件,特別是聚眾賭博案件時,涉案人員集中在辦案中心分開看管,調查取證、指證辨認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升。之前辦理一起聚眾賭博案件可能要5到8個小時,現在的辦案時間能縮短一半。”通城縣公安局法制大隊大隊長皮洪武介紹縣局執法辦案中心運行情況時說道。
通城縣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運行以來,共審查各類嫌疑人936人,送審過程秩序井然、流程規范,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未發生一起民警被投訴案件。刑事破案、刑事拘留、逮捕、起訴、行政拘留數同比均明顯提升。
動真碰硬,用問責捍衛規范
“某派出所文書制作不規范,文書隱匿不規范。某大隊筆錄制作不規范,不規范使用辦案區……”
執法監管中心依托執法監管平臺對全局執法辦案進行全流程監管,開展每日執法巡查,對“警、人、案、物、場、卷”等執法要素進行智能對比,發現問題自動亮燈并進行問題推送。
通城縣公安局法制大隊安排專人對預警的問題及時反饋至辦案單位進行督辦整改,通過平臺預警、推送、督辦、整改、反饋,形成閉環,實現風險早發現、問題早處置,及時糾正執法錯誤。
通過執法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發現、排查執法工作中的亮點和堵點,統計各執法單位的糾違率,同時定期通報扣好執法“第一粒扣子”紅黑榜,做到以“榜”立規、以“榜”定責、以“榜”促改。
紅榜突出正向引導、正向激勵,黑榜用以負面刺激、反向倒逼,最大限度地激發各單位規范執法的工作熱情和行動自覺。法制大隊聯合督察大隊根據糾正違法通知書,結合工作實際,采取約談、通報批評、誡勉、調離崗位、一票否決等方式對責任人或責任單位予以堅決問責。
培訓提能,用堅持固化規范
4月20日,法制大隊再次來到交警大隊,組織全體民警開展扣好執法“第一粒扣子”專項培訓,以最新發布的《解讀說明》為指導,緊盯接處警監督、受立案監管等執法源頭,結合實際案例,全面剖析執法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整改方向。
不怕暴露問題,不斷改變完善。
法制大隊根據網上執法巡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定期以集中培訓、送教上門、庭審觀摩等形式進行針對性培訓提能。今年以來,針對異常警情、案件網上流轉、受立案等方面開展集中培訓8次。
同時,發揮以考促學、以考促訓、以考促用的作用,落實常態化學法用法考試制度,全面提升法律素養,每月隨機抽選至少30名民警參加測試,共組織開展法律知識考試4次。
執法規范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下一步,通城公安將繼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理念,不斷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向縱深發展,持續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公安,更好地履行公安機關使命任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