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國之大者,情牽民生之要”。湖北人社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根治欠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壓實責任為核心,以制度落實為主線,以依法處置為保障,以信用監管為基礎,以數字智能為支撐,著力構建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信用治理和數字治理相結合的“五治”根治欠薪模式。2023年一季度,共立案查處和協調處理欠薪案件2941件,為3.98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5.68億元,有力維護了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促進了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一、責任共擔,強化系統治理
以國家考核為抓手,積極構建“3+4+1”工作體系,夯實責任,推動工作出實效。
一是壓實三方責任。省委省政府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列入政府目標責任、政府專項督辦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體系,進一步壓實屬地政府管理、行業部門監管和企業工資支付主體責任。
二是實施四個機制。堅持屬地政府與行業部門“雙排查雙報告”機制、定期調度通報及交辦反饋機制、聯合督案接訪處置機制、信用激勵和約談問責機制,推動根治欠薪工作信息共享,督查共辦、獎懲共推等措施落地生效。
三是回應社會監督。正確發揮媒體和社會監督作用,制定省勞動保障監察網絡輿情應對處置專門辦法,規范網絡輿情處置程序,指導正確應對輿情,防范輿情風險。全力做好“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線索化解。
二、制度聯推,強化源頭治理
圍繞推動實現工程建設領域“基本無拖欠”目標,狠抓制度建設和執行。
一是建章立制抓規范。以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抓手,印發省工程建設領域勞動用工規范化管理手冊(第一版),建立健全預防和解決欠薪的制度機制,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勞動用工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水平。
二是打造品牌樹典型。以縣域治理為重點,積極支持6個縣(市、區)農民工工資信息化監管先行區建設,帶動全省縣域根治欠薪工作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以全域在建工程項目為重點,全面推開“標準化安薪項目”選樹活動,指導創建“標準化安薪項目”優化營商環境先行示范點,力爭2025年底,全省在建“安薪項目”數量占比達到90%。
三是專項攻堅嚴打擊。組織實施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加強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易發欠薪行業的摸排調度和案件查處,持續推進《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5項制度全覆蓋。
四是部門聯動提質效。加強與省住建部門的協調協作,在建筑領域全面推進工程款支付擔保、施工過程結算等政策措施的落實。共同推進全省農民工工資信息化監管系統數據采集規范、數據標準統一、監管職責落實,確保與人社部勞動保障監察局預警信息平臺有效對接。
三、行司鏈接,強化依法治理
積極運用行政、刑事及第三方調解等多種舉措,加強對惡意欠薪違法行為的法治化治理。
一是暢通兩法銜接。人社與司法部門每季度互通欠薪案件移送、公訴、審判等情況,實現案件受理立案、行政執法、刑事偵查、起訴審判等環節全流程、閉環式監管。
二是引入多元調解。全面推進縣域速裁庭和勞動爭議“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中心建設,不斷完善勞動爭議速裁快辦新模式;開展“仲裁+工會”聯合調解試點,促進爭議多元化解;推行“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及時發布指導性案例。
三是搭建互話平臺。圍繞勞動維權、協同執法、資源共享、效能提升,指導武漢、“襄十隨神”和“宜荊荊恩”三個城市圈群分工推進10項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構建一體化合作平臺,推動根治欠薪工作機制共建、標準共訂、責任共擔、案件共督、結果共認。
四、獎懲并施,強化信用治理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助力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保障。
一是建立信用監管標準。出臺湖北省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辦法,制定“評價分級、評價信息及ABC信用等級分類監管”的三類標準,實施用人單位誠信評價動態監管。
二是夯實信用監管基礎。依托省根治欠薪信息監管平臺,全面打造“全數據歸集、全流程管理、全環節管控、全省一體化”智慧評價流程。2022年,評價用人單位22.6萬戶,同比分別增長39.4%
三是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拓展評價結果應用場景,推進分類監管和獎懲落地,全國率先將連續兩年評為A級、且在其他領域無嚴重失信行為的434戶用人單位列入守法誠信紅名單,全省對C級用人單位進行重點監管,開展約談提醒785次。
五、信息共享,強化數字治理
全面建成省根治欠薪信息監管系統建設,建立“數據支撐、快速反應、風險預警、信用評價、合規檢查”5R “互聯網+智慧監察”執法新模式。
一是拓充數據庫。建立企業法人、項目信息、項目用工、實時考勤、工資支付和案件線索“6大數據庫”,實時共享部門數據資源,匯集全省各地工資支付監管數據,多維度、深層次整合數據資源。
二是歸集線索源。將全國根治欠薪反映平臺線索、線上線下投訴舉報線索、網絡輿情線索、上級轉辦線索等所有欠薪線索進行歸集整合,全流程在線辦理分辦核查、立案審批、調查取證、處理決定、結案審批、文書歸檔等執法環節。
三是監控預警鏈對歸集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運用數據模型,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分析研判潛在的風險,做到欠薪風險隱患及時預警、及早干預、及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