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張曉霞)6月4日,恩施州建州40周年非遺展演周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閉幕式“山河交響”恩施州傳統民族吹打樂比賽圓滿落幕。全州14支隊伍參加比賽,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選送的恩施花鑼鼓《秋彩》以全場最高分9.98分獲得一等獎、吹打樂《龍王鬧親》獲得三等獎。
恩施花鑼鼓于2009年入選恩施州第二批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由恩施土家女兒城非遺傳承展示基地表演的《秋彩》,取材于流行于恩施地區的《下水船》《八哥洗澡》《秋彩》《節節高》《四門慶》等傳統曲牌,是各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人以及土家女兒城非遺基地青年演員們通過田野采風、收集整理,進行了修改和再創作。曲風熱情奔放,歡快熱烈,富有濃郁的恩施地方特色,描繪了一幅勞動人民建設和美家園、投身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其旋律剛柔并濟,抒發了鄉親們歡欣自豪的心情。
由龍趕湖燈戲文化藝術學校表演的吹打樂《龍王鬧親》由恩施燈戲傳承人改編而成,曲目歡快、催人奮進,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淳樸好客的恩施土家人用歡快又熱情的音樂和號子的形式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充分展現恩施土家人的豁達和熱情。
“今天能和全州的老前輩們同臺競技,很激動也很緊張。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被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深深吸引,我想努力踐行青年傳承者守住非遺根脈的初心?!倍魇┩良遗畠撼欠沁z傳承展示基地青年演員高超說道。
近年來,恩施市以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為契機,致力于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不斷推動非遺傳承發展。逐步完善四級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和專家庫、志愿者團隊,以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依托,全市建成1個市級非遺展示館、18個非遺傳承基地、3個傳習所、5個傳統工藝振興示范基地、9所非遺進校園示范學校。鼓勵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社會傳承、師徒傳承和學校教育等傳習活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后繼有人,讓一大批非遺項目得到了保護和“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