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葉恒 實習生 王益賢 葉鳴 通訊員 鄂文旅)6月9日,在黃石市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舉辦的2023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北文物保護宣傳展示活動上公布了首批湖北省優秀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項目。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修繕工程、武當山建筑群隱仙巖文物保護工程、荊州城墻西城墻文物保護工程、桃源塔文物保護工程、羊樓洞明清石板街文物保護工程(三期)、安家大屋修繕工程等6個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項目入選。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余萍為優秀項目組織實施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本次湖北省優秀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項目評選活動由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承辦。旨在深入挖掘全省文物保護項目實施理念、價值研究、技術做法、利用模式、規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亮點和先進經驗,宣傳推廣湖北省文物建筑保護利用優秀成果,充分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全省文物保護項目質量提升。
圖為: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余萍為優秀項目組織實施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門積極參與本次評選活動,總計遴選推薦了22項文物保護項目參選,均為我省依法依規實施完成、未發生安全事故、按規定驗收合格的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含革命文物)的文物保護維修和展示利用項目。已獲得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優秀案例的項目不在本次推薦之列。
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組織來自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研究中心、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湖北大學、廳直文博的專家,充分考慮優秀成果的示范性、先進做法的引導性、項目類別的均衡性,遴選出首屆6項優秀文物建筑保護利用項目。專家組認為,這些優秀項目規范履行項目審批和實施程序,嚴格執行文物保護原則和技術準則,堅持運用傳統材料與工藝做法,積極探索技術創新與展示利用,及時開展成果公布與出版,體現了良好的項目管理水平和文物保護利用意識,應在全省推廣示范。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修繕工程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在前期充分監測的基礎上,選擇新的加固技術,堅持對文物本體最小干預,并充分考慮了加固的觀感效果,工程質量良好,同時開展了后期監測,為全省近現代文物建筑加固提供了優秀案例。
桃源塔文物保護工程
桃源塔是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雖然工程較小,但是項目實施單位在堅持最小干預原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有限的項目經費,較好的完成了各項文物保護工程內容,取得了很好的工程效果,維修后進行了合理利用,出版了《桃源塔修繕工程技術報告》,體現了項目業主單位很高的項目管理水平和文物保護意識,為全省項目業主單位實施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提供了優秀案例。
羊樓洞明清石板街文物保護工程(三期)
羊樓洞明清石板街是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里茶道申遺推薦點之一。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穩步實施,將文物保護、傳統村落、活化利用結合起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申遺的要求為標準,做好了遺產保護、價值挖掘、闡釋和展示利用、讓文物活起來,使象牙塔里的文物建筑變成了游人如織的繁華街市,為全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提供了優秀案例。
武當山建筑群隱仙巖文物保護工程
隱仙巖是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當山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在對文物本體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用傳統手段對屋面瓦件進行揀選、補配、歸安;充分挖掘散落的原有構件,對欄桿進行修復等措施,很好的貫徹了文物保護理念和原則,確保世界文化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得以延續,為全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維修提供了優秀案例。
荊州城墻西城墻文物保護工程
荊州城墻西城墻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墻的重要主城部分,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墻申遺推薦點之一。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在糯米漿制作工藝、城墻(紀年)磚燒制等方面較好的堅持了傳統工藝做法,游步道的修繕提升了文物建筑開放質量,為全省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實施文物保護項目提供了優秀案例。
安家大屋修繕工程
安家大屋是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我省長征文化公園項目。此工程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理順了文物產權關系,統籌考慮修繕與利用,優化了革命文物周邊環境,為全省長征文化公園建設提升紅色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提供了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