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曉霞)“曲藝繪江城、說唱新世代。”6月8日—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武漢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3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武漢舉辦。恩施市根據國家級非遺項目恩施揚琴提煉、創編的《鎮船石》參加了本屆非遺曲藝周的駐場演出、“五進”展演活動以及閉幕式演出。
6月13日,恩施揚琴《鎮船石》和來自黑龍江的赫哲族依瑪堪《木都力莫日根與希特》、達斡爾族烏欽《贊庫木勒》,浙江的金華道情《狄青比武》、平湖鈸子書《長壽仙》以及甘肅的哈薩克族阿依特斯《多彩阿克塞》走進東湖風景區,共同拉開一場精彩的展演活動。當天下午,東湖風景區內,熱鬧非凡、人潮涌動、掌聲不斷。恩施揚琴的傳承人們一身極具土家族特色的民族服裝和精彩的表演受到游客和來自各省市傳承人的高度贊譽。來自黑龍江達斡爾族的吳女士興奮地說道:“你們的節目有看頭、有特色、飽耳福。”
6月15日,在武漢劇場內,隨著湖北小曲《“橋”見中國》的精彩開唱,拉開了本屆非遺曲藝周閉幕式的帷幕。從湖北小曲到山東琴書、從湖南漁鼓到河南墜子、人類級非遺名錄伊瑪堪也來到現場,共同奉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非遺盛宴。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11個曲藝節目,既有非遺傳統曲目又有現代題材的創新劇目,既體現時代性又凸顯傳承性。曾獲得中國第十屆藝術節群星獎,第十二屆湖北曲藝百花書會創作、表演雙金獎,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匯演表演、創作雙金獎的恩施揚琴《鎮船石》以優美的唱腔、高雅的曲調,以講述三國時期的陸績,為官一任、清廉一生,告老還鄉時百姓含淚送別、依依不舍的感人故事,贏得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恩施揚琴的代表性傳承人,能夠有幸參加本屆非遺曲藝周,和來自全國優秀的傳承人老師同臺演出,倍感榮幸。此次活動我們開闊了眼界,收獲頗多,也深深感受到作為傳承人的責任和義務”,恩施揚琴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包涵說道。
作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重點活動之一,“2023全國非遺曲藝周”以“曲藝薈江城 說唱新時代”為主題,邀請來自全國144個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09個保護單位的千余演職人員齊聚江城,其中有57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幾百名省市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陸續登臺演出,集中展示近年來全國曲藝傳承發展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