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周心一)千里漢江,楚韻悠長。沙洋縣地處鄂中腹地,江漢平原西北部,享有“江漢糧倉 魚米之鄉”的美譽,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沙洋縣目前重點實施“一壺油、一袋米、一只蝦、一頭豬、一枝花”農業產業化“五個一”工程,已基本形成“一壺油、一袋米、一只蝦”3條全產業鏈。沙洋縣稅務局堅持以稅惠農、以稅助農、以稅興農,用稅惠服務描繪特色農業美麗“豐”景。
以稅惠農,榨出健康產業鏈
千里花海,金色沙洋。2022年,沙洋縣高油酸油菜種植面積達21.7萬畝,產量達5600萬斤。建有全國首家、全省唯一的油菜文化博物館,是聞名全國的“中國菜籽油之鄉”和湖北唯一的高油酸油菜生產基地。
高油酸菜籽油因富含油酸,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其油酸含量超72%,植物甾醇、維生素E是橄欖油、山茶油的數倍,是油菜產業發展方向。高油酸對人體具有保護心血管、降低血脂、加快身體代謝等好處。
“我們企業享受國家提供的稅費優惠政策,合計減免各項稅款90多萬元,這是對我們企業的幫扶支持,更是對種植農戶的支持,我們產量提升的同時,也帶動農戶實現增收!”作為高油酸菜籽油生產龍頭企業的荊品油脂公司負責人龔正林表示,公司今后還將在油菜油用、花用、蜜用、飼用、肥用、菜用等方面,延伸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
近年來,在稅費優惠政策等的支持下,荊品油脂公司已引進年產20萬噸的高油酸菜籽油先進生產線,改擴建預榨、浸出、精煉設備設施,不斷探索高油酸菜籽油深加工工藝。
沙洋縣瞄準做強“一壺油”目標,聚力推進高油酸油菜全產業鏈建設。沙洋縣稅務局實時關注涉農企業經營情況,認真梳理涉農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保障稅費優惠應享盡享,助力菜籽油企業轉型升級,助力打造硬核種子“芯片”。
以稅助農,守好百姓“米袋子”
“世間萬物米為珍,我們公司成立發展至今30多年,我們一步步腳踏實地,發展壯大,在產品研發創新、生產設備升級、企業轉型發展等每一件公司關乎生產經營的大事要事上,幾乎都有稅務部門傾力相助的身影。”湖北洪森集團負責人洪先生感慨道。
1988年,洪森米廠成立,專注稻米30多年。現如今,湖北洪森集團是一家集優質糧油品種培育、基地種植、訂單收購、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產品營銷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洪森集團與中科院及有關科研院校合作,共同研發推出了洪森有機香米、洪森小浪仔香米、洪森星谷樂香米等特優香米系列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和天貓網店,受到消費者高度評價與青睞。
“疫情期間,由稅務部門的貼心關照,不僅給我們落實減免稅款100多萬元,還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產業鏈上的供需信息,真是雪中送炭。”洪先生介紹,“前段時間我們企業要變更三員信息,稅務局的干部也是手把手專門教會計如何更改模塊,會計說稅務幫助解決了不少技術上的難題,感覺省心又省事,現在公司集中精力建立起特優香稻訂單種植基地13萬余畝,輻射帶動農戶種植優質水稻20萬畝,不斷提升香稻品質,每年帶動周邊農民增收5000萬元。”
沙洋縣稅務局緊緊圍繞農業產業“五個一”工程,聚焦農企農戶涉稅需求,定期梳理涉農稅費支持政策,主動上門為農企農戶送政策送服務,持續升級各項辦稅繳費舉措,助推沙洋特色農產品“走出去”。
以稅興農,蹚出發展新路徑
龍蝦特色美食展、龍蝦廚藝大賽、釣蝦比賽、啤酒音樂嘉年華、趣味剝蝦挑戰賽、小龍蝦探秘……今年5月,荊門市2023年小龍蝦美食旅游文化節在沙洋岳飛城舉辦,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特色項目為消費者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和“饕餮盛宴”。
沙洋縣作為“中國小龍蝦產業十強縣市”,“三白”小龍蝦養殖面積43萬畝,該品種的小龍蝦鰓部白凈、腹部白皙、肉質白嫩,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年產量6.5萬噸。
湖北小龍蝦產業控股集團楚玉有限公司,是沙洋縣一家集苗種繁育、生態養殖、規模加工、冷鏈物流于一體的產業鏈的小龍蝦加工企業,在全國17個省市建設有苗種和商品蝦銷售網點,產業發展要素聚集,已成為促進沙洋農業農村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楚玉有限公司去年享受了自產農產品增值稅免征銷售額1000余萬元,出口退稅60多萬元等多項優惠政策。“我們把傳統食材做出新味道、新產品,離不開稅費優惠政策的扶持,讓我們能夠騰出時間、精力和足夠的資金,來研發小龍蝦深加工各類產品,注重鮮蝦與即食型蝦產品創新,打響‘一只蝦’品牌。”楚玉有限公司負責人代先生說,“今年我們的產量比往年增加了三成,銷售額也會隨之增長。”豐收季節里,小龍蝦帶來的“滿塘紅”和“真金白銀”的稅惠支持給企業帶來了獲得感,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
鄉村振興,“稅”添動力。沙洋縣稅務局立足沙洋縣特色農業格局,針對性地開展“滴灌式”分類政策宣傳輔導,全面整合網上辦稅渠道,加大“非接觸式”辦稅推行力度,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一只蝦”工程健康快速發展,建設全國高品質生態小龍蝦產區,成為鄉村振興的百億產業和富民產業,用稅務力量激活鄉村振興“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