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葉恒 視頻 劉雄)6月29日,“修水·寧紅茶”2023’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張家口站正式發車。
張家口因“張庫大道”而興,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境內保留著雞鳴驛城、大境門、察哈爾都統署舊址等眾多萬里茶道的遺產點。
橋西區是張家口市區的發祥地,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被譽為張家口之“根”的張家口堡和張家口之“魂”的大境門均坐落在橋西區。
萬里長城第一門 大好河山添錦繡
作為張家口的地標性建筑的大境門,始建于清順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由于它是萬里長城線上唯一一個以門命名的關隘,所以也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門”。
大境門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東、西太平山之間的天然隘口處的長城關口,是萬里茶道著名的運輸陸路張庫大道的起點。來到大境門入口處,“大好河山”四個字便映入眼簾。據悉,這是1927年由當時的察哈爾都統高維岳所書。
大境門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交通設施,位于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交匯處的節點城市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內蒙古高原段“張庫大道”的起點,也是北出長城、通往俄、蒙商道的重要地標。大境門在茶葉運輸、蒙漢互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見證了蒙、漢、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及萬里茶道貿易在中國北方邊塞繁榮及衰落的歷史進程。
以體育文化產業為抓手 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產效應
近年來,橋西區始終把體育文化產業發展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以“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國家發展機遇為牽引,著力打造“張家口堡+大境門+張庫大道”為主的“大好河山”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境門段)建設,充分發揮“萬里長城,萬里茶道”的“雙萬”歷史文化遺產效應,實現體育、文化、旅游、康養產業的深度融合。
據橋西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黃向義介紹,橋西區內現有4A級旅游景區2個,3A級旅游景區3個,2A級旅游景區1個;分布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還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景點,這些資源為橋西區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和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