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曾達飛 通訊員 張曉琴)“數字鄉村”,推動陽新山鄉巨變。11月7日,在2023年湖北省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會上,陽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強說,近年來,陽新縣在省市委網信辦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搶抓湖北省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縣的機遇,陽新縣廣袤的鄉村和數字職能深度融合,極大推動了鄉村振興。
數字鄉村,網絡先行。據其介紹,截至2023年,陽新鄉鎮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自然灣組光纜全覆蓋,已建成5G基站達520余座,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覆蓋率達100%;建立了覆蓋縣、(鎮)、村三級的農村郵政快遞網絡體系。
3個縣級電商運營中心、20個鄉鎮級電商服務站、342個村級電商服務點,陽新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礎上,“荊頭山蜜桔”“陽新富川香麻油”“富川紅茶葉”“黃曉土食”等一批農村電商品牌紛紛涌現。
“陽新數字鄉村”,讓“一網監管”“一鍵服務”照進現實。目前,陽新縣110個行政村初步建設互聯網+黨建、互聯網+政務、互聯網+安防、互聯網+電商、互聯網+文明實踐等于一體的“陽新數字鄉村”平臺,實現基層政務、黨務、村務、產業等指尖化、數字化。
劉強說,通過“數字引擎”,陽新推動了農業產業發展、鄉村信息服務、社會綜合治理和傳統文化數字化、網絡化。
以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融合為例,該縣已建設具有自動感知、分析、判斷的農業“四情一動”(苗情、災情、蟲情、墑情和農業活動)一體化監測平臺。
軍墾農場建成千畝雜柑農業數字技術示范區、數字農業創新應用蔬菜示范園等一批智慧農場,鋪設溫度、墑情監測、控溫、數字水肥一體化、彌霧打藥、數字噴灌等得以實現。
富池鎮金堡村、楓林鎮大畈村、排市鎮排市村等60多個行政村納入“雪亮工程”,通過微視頻在維護農村地區社會穩定、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陽新本土文化也向數字化網絡化轉變。楓林坳上茶花節、首屆陽新茶藝節、浮屠鎮稻蝦節、 屯鳥湯節、、國家級非遺陽新采茶戲等陽新本地優秀鄉村振興題材音短視頻得廣泛傳播。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劉強表示,陽新將以會議為契機,進一步縮小“數字鴻溝”,助力鄉村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補齊基礎設施、應用推廣、運營服務等方面的短板,不斷提升數字鄉村建設水平,為全省數字鄉村建設上檔升級貢獻陽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