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這是重慶對外開放的邏輯,也是江津“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當好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路線圖。
江津位于渝西地區,處于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陸海新通道三大國家戰略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重慶“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主要承載地之一。
珞璜臨港產業城 江津綜保區管委會供圖
江津區充分發揮通道的紐帶作用,培育集聚國際經貿、國際物流和面向國際的現代制造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發展能力,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匯聚全球要素 打造產業走廊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重慶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加快通道能力建設,外向型產業加速聚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拔節生長。
珞璜臨港產業城擁有國家級開放平臺——江津綜保區、重慶五大區域性重點港口之一——珞璜港、全國性鐵路物流中心——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省級特色工業園區——重慶江津珞璜工業園。
依托物流樞紐和開放平臺疊加優勢,珞璜臨港產業城吸引了材料、汽摩、裝備制造、智能家居等優勢產業集聚。
江津綜保區先后引入明峰醫療、同瑞醫療、德邦西南總部基地和冷鏈服務基地等重點企業和項目,初步形成產業集聚。
威馬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江津綜保區管委會供圖
在此基礎上,江津積極拓展保稅研發、平行進口車、二手車出口及整備、保稅租賃、保稅維修等貿易新業態。
數據顯示,江津綜保區2022年度實現進出口貿易額約148億元,同比增長17.97%。
通道+平臺 推動產業迭代升級
金屬材料是江津重點培育的一個特色產業。珞璜臨港產業城擁有“水公鐵”多式聯運綜合交通優勢,并疊加江津綜合保稅區開放平臺的便利,能有效連接“兩個市場”,讓區域內企業直接實現國際原材料本地采購,大大降低了采購和物流成本。
三峽電纜生產線 江津綜保區管委會供圖
江津大力發展以進口鋁、銅等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大宗貿易,涌現出龍煜精密銅管、金田銅業、海亮銅業、三峽電纜等實力不容小覷的企業。
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為糧油、紙品等大宗商品“引進來”和裝備制造、汽摩及零部件等產品“走出去”的重要渠道。珞璜臨港產業城依托這一“大通道”,不斷集聚“大產業”。
2023年6月15日,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簡稱巨灣技研)簽約落戶江津珞璜臨港產業城,投資約72億元建設巨灣技研XFC極速充電電池重慶基地。公司負責人坦言,選擇江津,就是看中了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濃厚的科技協同創新氛圍、優越的融合發展營商環境。
珞璜臨港產業城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珞璜臨港產業城將更加充分發揮開放平臺疊加臨港物流的帶動效應,著力擴平臺、聚產業,重點發展智能家居、紙質包裝、新型材料以及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培育集聚國際經貿、國際物流和面向國際的現代制造業,謀劃布局“面向國內外市場競爭、融入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技術水平國內外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到2026年規模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
通道驅動產業 跑出開放“加速度”
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江津發揮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圍繞“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當好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堅持推動“通道+經貿+產業”聯動發展,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大力完善基礎設施、開放功能,全面提升通道能級和開放水平,跑出開放“加速度”。
江津依托“大通道”做強“大產業”,通道牽引作用顯著增強。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糧油、紙品等大宗商品“引進來”和汽摩、農機等產品出口的重要渠道,助力產業集聚。
6月30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東風汽車專列從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發出,將在廣西欽州港出境,最終抵達科威特。
西部陸海新通道東風汽車專列首發 江津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區內萬虎機電等30余家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江津獲評重慶加工貿易示范區,掛牌運營老撾倉儲集拼中心。2022年,潤通水泵和威馬微耕機等產品出口量全國第一,全區實現外貿進出口額263億元。
當前,江津區正以珞璜臨港產業城為核心,以樞紐偏好型產業為支撐,積極推進中新樞紐港產業園項目,推動樞紐與高端制造、現代服務、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擴大樞紐綜合競爭優勢和規模經濟效應,打造千億級裝備制造基地和千億級商貿物流基地。
未來,江津區將錨定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目標,依托大通道做“大產業”,瞄準“新藍海”布局新產業,加快建設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內陸開放前沿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新重慶建設、高水平推進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作出江津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