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大型紅色實景劇《紅安永遠紅》成功首演。剪輯 陶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 劉子靚 趙炳長)11月13日是“黃麻起義”96周年紀念日。當天,大型紅色室外實景劇《紅安永遠紅》在紅安縣七里坪鎮成功首演,現場2000余名觀眾現場觀看。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娘送戰袍,兒獻忠骨”。該劇以革命戰爭年代紅安千千萬萬英雄母親、英雄兒女家國情懷為主題,由紅安縣將軍紅文化演藝發展有限公司出資打造,著名導演高希希任總導演。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據統計,從1924年到新中國成立,紅安為革命犧牲了14萬優秀兒女,走出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等3支紅軍主力部隊。該劇的片名《紅安永遠紅》,取自1958年毛澤東在武漢東湖賓館接見紅安時任縣委書記程鵬時,勉勵紅安干部群眾說的一句話“要繼續努力,保持紅安永遠紅”。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將軍故里,英雄紅安。尤其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與延安、井岡山,還有長征精神是一脈相承的。”《紅安永遠紅》出品人、紅安將軍紅文化演藝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齊說,同樣的革命老區,同樣的革命圣地。紅安現在交通便利,推廣紅色文化有天然優勢。他希望,紅安也應該像延安、井岡山一樣,成為拉動一方紅色旅游的引擎。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第一次嘗試實景劇,屏幕和實景在表現手法上有區別,但也有一些相通之處。”導演高希希曾執導過《歷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兒一樣》等多部軍旅電視劇,他告訴記者,《紅安永遠紅》實景劇利用電影蒙太奇和交錯剪輯的手法,戰爭戲的音效和配樂都達到了戰爭電影大片的水準,爆炸聲、子彈飛射聲通過使用9.1.6的杜比全景聲,影院級別的環繞聲設備傳遞,使觀眾身臨其境觀劇,獲沉浸式體驗。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在劇中運用煙霧、風雪等技術手段,讓觀眾在3分鐘內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最后在大雪紛飛中,母親與兩個犧牲的兒子,穿越時空再次“相見”。讓大歷史和小家庭、鐵血革命與人性溫情完美地交匯在一起。
演出現場。記者 陶輝 攝
《紅安永遠紅》分黃麻起義、黃安戰役、黃麻抗戰、紅安子弟兵和紅安永遠紅等五幕,以紅安七里坪鎮戴氏兄弟從參加革命到壯烈犧牲為故事線,以小的切入口呈現宏大的主題,生動闡釋了紅安的紅色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紅色基因為什么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質、崇高理想和優良作風。
現場觀眾。記者 陶輝 攝
現場觀眾。記者 陶輝 攝
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從天空劃過、長達30米的跑步機……這些在湖北境內還是第一次見到。硝煙彌漫、秋葉飄零、大雪紛飛……沉浸式的體驗,讓許多觀眾大呼過癮。據了解,該劇時長50分鐘左右,暫定為每日演出一場,觀眾可在美團、攜程、各地旅行社等多平臺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