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郭斯 雷丹丹)11月16日,黃岡市召開品牌建設新聞發布會。羅田縣副縣長胡桂介紹該縣推進品牌建設有關工作及成效。
羅田縣副縣長胡桂。記者 陶輝 攝
胡桂說,羅田縣是聞名全國的“板栗之鄉”、“茯苓之鄉”,擁有豐富的地理標志資源。目前全縣累計認證兩品一標36個,主要分布在中藥材、板栗、甜柿、茶葉、蔬菜、畜禽等產業。
其中,綠色食品2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9個,九資河茯苓被湖北省政府確定為道地藥材一縣一品優勢品種,并入選十大楚藥。有效注冊商標總量2874件。
品牌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堅持以錦秀羊、燕兒谷電商兩個市級重點品牌為龍頭,與八個縣級重點品牌形成聯動效應,品牌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成效。燕兒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功申報,九資河鎮、勝利鎮“旅游名鎮”“旅游名街”通過國家生態環境部和省文旅廳驗收。
——雙擎發力作用凸顯。以規模經營為依托,投資1.3億元在三里畈鎮建立了大別山黑山羊育肥產業園基地,形成原料基地優、加工能力強、質量高、品牌效應大的特色產業聯合體。
基地年出欄肉羊19萬只,僅今年前8個月銷售收入就達1.9億元,屠宰加工綜合產值過3億元。其羊肉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認證,標準體系已申報湖北省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
投資5.7億元在九資河鎮建立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占地面積222.43畝,形成以茯苓、天麻為主的中藥材特色產業示范片區。
該示范區集趁鮮加工、交易、菌種生產、冷鏈倉儲于一體,國聯中藥、盈科瑞等多個中藥材龍頭企業已簽約落戶,10月15日開市當日成交額突破2500萬元,吸引了2000多名本地藥農進場售賣,400多名客商從陜西、云南、安徽等地慕名而來,成為環大別山地區最大的道地藥材趁鮮加工基地和鄂東皖西地區最大的藥材集散地。
——聯動品牌煥發新生。成功舉辦第二屆鄉村振興助農大直播活動,縣內外36家電商主播云集羅田,開展“互聯網+旅游+農產品”工作,羅田板栗、天麻、黑山羊、羊肚菌等優質特產通過直播間走出大山“重獲新生”,帶動廣大農戶及本土名優品牌融入農業產業鏈。
僅燕兒谷自營店鋪累計成交金額562.6萬元,板栗刺球、鮮板栗成交11萬件。
——科技助力精準增效。與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合作建立大別山牛羊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建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個,對接省市農科院水產所、林果所服務團、省林科院經濟林所服務團,全力解決我縣農業企業在黑山羊肉制品加工、板栗食品研發、甜柿產品生產等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大別山九資河茯苓產業研究院即將掛牌,為茯苓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企業動能持續提升。引導18家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品控、質量管理能力增強。
成立6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就近及時指導企業專利申請及版權保護等工作。湖北衍升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申報項目成功被設立為“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總投資5300萬元占地20畝的紅蓮種業基地倉儲物流中心正在河鋪鎮雙鳳坳村加緊建設中。
18家板栗加工市場主體申報板栗“再擔貸”貸款8000萬,企業板栗收購時期資金壓力有效緩解。
——營銷創新多維拓展。“優童”金銀花露作為金銀花品牌優勢項目,代表羅田品牌參與“品牌黃岡”(麻城站)巡回營銷推介活動;“萬歲泉”金銀花露品牌參加2023年湖北省鄉村振興實用技術大賽并榮獲三等獎,獲獎金15萬元。
——文旅品牌借勢生風。立足資源優勢,依托六運會,“羅小栗”“田小柿”成功出圈,“羅田·一見如故鄉”文旅品牌深入人心。玖玥農谷、蒼葭沖正在籌備全市3A景區評定;2023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工作啟動,持續打造武漢都市圈“避暑勝地”。制作二十四節氣養生科普視頻,持續宣傳推介萬密齋中醫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