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呂鑒蕾 通訊員 劉鵬程 吳文玨)11月13日,黃石市西塞山區人民政府與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深化產教科融合發展工作會議舉行,標志著該校產教科融合再上新臺階。
區委書記帶隊來“結親”
逛校區、看工藝、談合作,“我們開門迎貴客。”黃石市政協副主席、鄂東職教集團黨委書記、湖北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劉海平歡迎道。
當天,西塞山區委書記晏勇帶領區委、區政府以及區直部門、企業家代表等一起走進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并達成了一系列合作。
“參觀完后,給我的感覺是很震撼,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專業強、師資厚、條件好、質量高。”晏勇說,這也是助力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雙方開展的一場“高品質聯姻”。
座談會上,雙方共建特鋼產教融合共同體,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建訂單班,加強技術協同創新,并共同為“西塞山區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揭牌。
西塞山區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是黃石的工業之基,是城區中版圖最大、骨干企業最多、持續潛力最強的主力城區。
產教科合作再上一層樓
為什么是西塞山區?背后其實有很多故事。劉海平介紹,一直以來,雙方緊密合作,攜手共進,建立起深厚的情誼。
疫情期間,湖北工程職院聞令而動,48小時集結,為大冶特鋼職工提供保障服務,有效切斷了傳染風險,保證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生產。
2020年3月,湖北工程職業學院與西塞山區政府、湖北新冶鋼就合作共建了智能制造產業學院,依托產業學院,開設校企訂單班、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每年承接大冶特鋼職工特種作業安全培訓1000多人次,有力推動了西塞山區產業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3月,湖北工程職院又與黃石科創模具研究院共建技術研發團隊,共同承辦了2023年綠色再制造技術應用論壇暨湖北模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研對接會。
“應該說,西塞山區與鄂東職業教育集團的合作一直走在全市縣、市、區的前列。”劉海平進一步展望,“如今,集團從廣州路校區搬遷到大冶湖畔,我們不僅空間距離更近了,雙方合作也應該更上一層樓。”
開啟校地深度合作新篇
共建特鋼產教融合共同體,這在黃石尚屬首次。
在劉海平看來,這也是雙方深化合作、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標志著雙方在產教科融合發展方面建立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啟了校地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此次共同體建設,將著力構建多方參與的管理組織,優化專業布局,形成以創新為鏈條,鏈接校企資源、價值和利益的協同機制,服務地方產業行業發展。
在共同體內,院校與地方、企業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形成產教科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在人才培訓、科研投入、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共享更大機遇、發揮更大作用。
“今天,我在這里鄭重承諾,西塞山區產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今后學校就責無旁貸、全力以赴地去培養什么樣的人!”劉海平鄭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