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友江)“現在是冬閑季節,但公司平均每天都聘請當地村民20多人務工,趕在開春時將第三批中草藥材苗種下去。”12月4日,大冶康之堂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馮海明介紹,公司自申報建設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以來,以發展仿野生種植鐵皮石斛、中藥材,養殖梅花鹿等特色種養業“林下經濟”,面積達500余畝。
近年來,靈鄉鎮立足自身地處北緯30度地理氣候和豐富山場資源優勢,積極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以往單一、傳統的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特色林下種植產業,為和美鄉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全鎮發展林下經濟面積2000余畝,其中大冶康之堂農業發展公司建成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我公司發展林下經濟,科技的作用和功勞很大。”馮海明有些自豪地說,公司目前與浙江農林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公司實施的點狀、階梯式土壤改良種植模式,就是科技創新的結果,對水土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截至目前已獲得2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專利。
林下經濟的發展也有力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振興。康之堂農業發展公司所轄地的風橋村,曾是省級貧窮村,通過公司的帶動,村集體不僅每年以50萬元固定資金投資入股分紅,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4萬元,而且每年還會帶動當地20余戶脫貧戶和村民務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