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高濤)今年以來,黃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深入圍繞中心大局,聚焦打贏找礦開發挖潛戰,以創新破難題,以擔當促發展,在地質找礦、礦權投放、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力,全面完成“五個百億”目標,為黃石市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實資源保障。
據介紹,該局充分借鑒學習成功地區先進經驗,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市縣兩級財政出資礦產資源勘查項目有關事項的通知》,規范市縣兩級財政出資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申報、審查、實施流程,全力推進金屬礦產勘查工作。
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快推進6宗在黃部署的省基金中心金屬礦項目出讓。截至目前,東角山、曹家灣、龍角山、許家咀等項目已完成地質勘查和地質報告評審備案。其中,東角山、許家咀項目“凈礦”出讓相關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此外,該局還探索構建“多級聯動、協同找礦”新模式,主動對接財政部門及政府平臺,爭取市政府出資1960萬元實施牛頭山、歐陽山、阮家灣等3宗勘查項目,目前,3宗項目面上地表勘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服務方面,該局組織相關縣(市、區)和地質勘查單位,加快推進非金屬礦前期工作,積極拓展工作思路,壓縮工作時限,同步做好地質勘查報告評審備案、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復綠方案評審公示等工作,為各級平臺公司緩解投融資難題提供保障。
提前謀劃布局,建立擬出讓采礦權項目庫,按照項目成熟度進行排序;積極靠前服務,對擬設礦區范圍進行預審,與縣(市、區)共同分析研判項目周邊的不利因素,做好原有礦權的退出補償、礦區范圍內群眾財產的處置,指導縣(市、區)科學合理申請礦區范圍。
今年以來,全市共投放8宗非金屬采礦權,出讓建筑石料用灰巖、水泥用石灰巖等礦產資源8.47億噸,新增生產規模4850萬噸/年,預計可征收采礦權出讓收益18.63億元,可為市縣兩級平臺增資127.05億元。
在監督管理方面,該局編制了《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編制大綱》《綠色礦山現場評價指標釋義》等7個文件,規范工作流程,細化各項監督管理措施。實施綠色礦山分類管理,全年共完成綠色礦山建設方案評審51家,組織培訓會2次,推進會10次,督查檢查128次,下發提醒函、督辦函、通報函等26期。
截至目前,完成綠色礦山入庫初審礦山28家(23家市級名錄庫,5家市級預備庫)。并積極開展“無廢城市”創建工作,共建成“無廢礦區”3家,指標完成率達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