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楊運紅)"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12月25日,大冶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堅持依法能動履職,助力大冶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2023年以來檢察工作主要開展情況,發布4起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大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正義通報了2023年大冶市人民檢察院工作情況。
記者從現場發布的4起典型案例了解到,大冶市人民檢察院充分借助"外腦",邀請行政機關專業人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案件辦理,從行政執法角度出發,對辦案中的"疑難雜癥"提出專業化意見,為檢察機關辦案提供智慧支撐,推進執法司法雙贏多贏共贏。
以"段某平、段某強、顧某蘭假冒注冊商標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為例,大冶市人民檢察院作為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第一批試點院,探索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推行知識產權領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檢合一"辦案模式,聯合司法機關、行政部門、群團組織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深入分析同類案件背后的犯罪原因,會同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磋商,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切實做到抓前端、治末病,通過"以點帶面"達到促進整個行業依法依規經營、預防違法犯罪的良好效果。
堅持依法能動履職關鍵在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真正落實,實現辦案效果最大化,治罪與治理并重。
今年以來,大冶市人民檢察院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自覺將檢察工作深度融入全市發展大局,不斷深化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整體辦案質效穩步提升,先后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和全省檢察機關信息工作表現突出集體,6起案件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10人次榮獲全國、全省表彰。
下一步,大冶市人民檢察院將堅持依法能動履職,運用各種檢察手段,辦好群眾身邊小案;通過公開聽證利用多方智慧化解矛盾,促進案結事了人和;通過制發檢察建議延伸檢察職能,實現訴源治理;通過加強行刑銜接,及時向相關單位提出檢察意見,對被不起訴人進行行政處罰;通過司法救助和上下聯動多元綜合救助幫扶,彰顯黨和政府的民生關懷,既體現司法溫度,又彰顯法律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