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盧麗君)“匠心圖強、勁無止境。”12月28日,黃石市“打造增長極 建功先行區”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迎來大冶市專場。
新聞發布會現場。通訊員 供圖
大冶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輒在會上發布,2023年,該市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排名第57位,較上年前進10位。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向著“奮進50強”目標闊步前行。
孫輒介紹,前三季度,大冶市GPD同比增長7.5%(全域口徑)。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財政總收入增長20.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預計全年各項經濟指標能順利實現“總量第一,增速前三”的目標。
2023年,大冶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連續8年獲評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這一年,大冶市實施全員招商、產業鏈招商,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投資推介會等大型招商活動10余次,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6個,投資總額1015.3億元。集中開工項目157個,完成投資741.57億元。
黃石大冶湖高新區作為黃石市重要經濟主戰場,緊緊圍繞奮進全國百強高新區目標,全年累計引進美亞迪Mini Led顯示、卓玉智能裝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40個,全年預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10億元,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大健康、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體系。
大冶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輒通報有關情況。通訊員 供圖
在城鄉發展方面,大冶堅持以強縣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增高標準農田3.84萬畝,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90億元,增長15%。深入推進共同締造,37個省市級試點和18個新增試點成效明顯,探索了政務小屋、幸福食堂等17把“小鑰匙”,紅色驛站、“民情通”平臺等經驗獲全省推介。
在改革創新方面,大冶市7項國家級、16項省級改革試點有序推進,28項自主創新改革成效明顯;出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50條”,推動“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域聯辦”等改革,15項改革事項納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名單,創建數量連續兩年在全省并列第一。加快科技創新賦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80家,新增省級創新平臺6家、科技型創新企業60家,建設省級人才創新創業院士專家團隊19個。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針對下一年度的工作,孫輒表示,大冶將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打造消費新生態,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千方百計穩定就業,同時秉承“匠心圖強、勁無止境”的大冶精神,勇擔重任、勇闖新路、勇建新功,不斷續寫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