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作為來自文藝界的政協委員,1月15日,黃石市政協教衛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朱俊峰表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是重要的時代課題。為此,他也帶來了自己的“金點子”。
在他看來,從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出發,要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城市與鄉村一體”的服務格局,豐富“政府與市場互補”的產品供給,用活“線上與線下并舉”的服務手段,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為城市培根鑄魂,為幸福生活加油添彩。
同時,黃石要著力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包括各縣市區要加快修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著力構建“15分鐘文化服務圈”,把“精神糧倉”建到群眾家門口。積極拓展“黃石城鄉書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充分利用符合條件的老舊廠房、閑置場館,共同締造、加快建設黃石音樂廳、美術館等,不斷適應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需求。
“群眾才是文化活動的‘主角’。”朱俊峰說,要營造良好環境,創新培育機制,大力扶持壯大新愛樂交響樂團、黃石民樂團等一批群眾文藝團體。鞏固發展“銅都大舞臺”、“富川大舞臺”等文化品牌,不斷優化“書香黃石”“書香政協”等閱讀品牌,持續舉辦“紅色文藝輕騎兵”“黃石茶文化節”等系列主題活動。把文化惠民的“遙控器”交到群眾手中,提供互動式、菜單式服務,實現“天天有活動、周周有重點、月月有主題、全年不間斷”。
“建議以‘一區一品’為抓手,積極推進紅色文化、清廉文化、鄉土文化、家庭文化建設,努力打造縣域文化品牌。”朱俊峰補充道,同時以“文藝點亮生活”等志愿服務項目為抓手,讓共建共享文化服務更加有力。深入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力推一批充滿時代氣息、具有黃石特色的精品力作。持續舉辦“百團大賽”,爭先創優,提高社會文藝團隊創作水平。完善人才政策和獎勵機制,大力培養本土文化藝術人才。
記者:呂鑒蕾、陶輝、劉璐、阮瓊
見習記者:胡曉雯
實習生:張玖杰、趙永春
支持:中共黃石市委宣傳部、中共黃石市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