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章琪)蓑衣圓、錘肉湯……是黃梅人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特色菜。而要做出最正宗的家鄉味,又離不開黃梅特色豬“梅花星豬”。
對于黃梅縣五祖鎮大坪村的汪大爺來說,每逢年底買些梅花星豬肉腌臘肉已是多年的習慣,又因為附近就有一家梅花星豬繁育基地,看著安心,吃著也放心。但是去年,因為養殖污染問題,汪大爺心里慢慢存了一個“疙瘩”。
2023年8月17日,黃梅縣檢察院收到一條來自大坪村村民的舉報,據該村民稱,繁育基地附近間歇性散發臭氣,蚊蠅滋生,影響了公共環境衛生。
隨后,該院公益訴訟部門立即聯合相關行政部門進行走訪調查,經調查發現,該畜牧公司黑膜沼氣池建設不規范,旁邊露天堆放糞污,儲液池未設立防護欄,且儲液池一角有滲漏跡象,雨水沖刷導致儲液池下方坑塘已經形成黑臭水體。
“坑塘黑臭水體可能會通過浸漫、滲漏的方式流入山間溪水,匯入下游古角水庫,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必須馬上進行整治。”檢察官邊看邊拍照取證。在調查過程中,檢察官了解到,梅花星豬是黃梅本地特有的畜禽良種資源,也是黃岡市唯一的地方種豬,歸屬于陽新豬類群。該畜牧公司主要從事梅花星豬的生豬育種,被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列入第一批省級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名單。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科技發展的命脈,妥善處理好種豬生產的問題,整治好養殖污染,不僅是為了守護周圍村民的美好生活環境,更是為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2023年8月25日,黃梅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督促該畜牧公司對露天堆放的糞污、儲液池下方坑塘黑臭水體及時進行清理,對儲液池進行修葺維護,并建立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臺賬,定期將畜禽繁育品種、規模以及廢棄物的產生、排放、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情況向相關行政部門報備。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部門迅速對該公司下達整改通知書。該公司在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制定了整改方案,開展污染面源的環境整治,重新修葺了黑膜沼氣池,在種繁區新增兩個“干糞棚輪換發酵槽”,同時與當地林業工作站、某農業板塊負責人和村委簽訂“種養結合”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用肥供求關系,用于農業種植轉化利用,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2024年1月16日,該院檢察干警在對繁育基地進行“回頭看”時,發現異味已經基本消除,相關防污設施已修建完畢,坑塘黑臭水體也已全部清理。
“我家買了幾十斤梅花星,臘肉都腌好了,就等著過年了。”路過的汪大爺熱情地對檢察干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