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石勛)黃梅縣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是“鄂東門戶”。特殊的交通區位,讓黃梅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被賦予更多的期望和使命。2023年9月,省委省政府將黃梅縣列為全省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首批6個試點市縣之一。
黃梅縣圍繞“人聚集、城緊湊、產集中”,按照目標設置、明確任務、配套政策、實施項目“四位一體”狠抓推進,“雙集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成果,人進城、工返鄉、產供崗、房去化、地出讓的良性循環正在加速實現。
教育聚人, “黃梅密卷”拿高分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2月28日,在黃梅縣第五小學教聯體的“黃梅戲社團課”上,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唱著黃梅戲經典句段《天仙配》。
“傳統文化本土課程在學生中間十分受歡迎,特別是黃梅戲。”黃梅縣第五小學教聯體校長夏萬倫介紹,每周三下午開展社團課,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興趣,實現全面發展。
黃梅縣是文化和教育大縣,崇文重教之風歷代相傳,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特別是百年名校黃梅一中聲名遠播。
“雙集中”首先是人口的聚集,通過對城區20所學校、40196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發現,黃梅吸附人口的比較優勢在教育,雙集中突破口在教育。黃梅著力提升以教育為核心的優質公共服務,引導人口向縣城區聚集。
打造城南片區優質教育聚集區。將2所鄉鎮高中整體遷入城南片區,在城南片區新建1所初中、1所小學、3所幼兒園,建成后可新增學位1.1萬個,導入人口2.5萬人。目前新建學校均已開工。
全面放開入學政策。在城南片區取消入學限制因素,吸引農村和外地學生就讀。去秋今春,拿出4850個學位面向全社會招生,聚集人口1.2萬人;用活鄂贛皖高考同卷機遇,在小池新建黃岡中學黃梅分校,開辦復讀借讀中心,以教育品牌優勢導入周邊地區教育人口。
政策激活需求效應。針對教師、醫護、外來人口、返鄉人員、二孩三孩家庭等群體,出臺綜合性民生政策,對在縣城區新購住房給予6萬元一次性補貼,教師、醫護、二孩三孩家庭可疊加享受,最高補貼達27萬元。今年元月以來,帶動商品房銷售1429套。
城市安人,小城故事“好戲連臺”
走進黃梅縣300多米的小南街,一派白墻黛瓦,卻并不雷同,家家都融入了現代設計,小酒館、漢服店黃梅戲吧點綴其間,悠揚的黃梅戲一唱,經過的人都會用黃梅話連連感嘆“好受味!”
“以前這條街亂七八糟的,住著不舒服,下雨天過后地下都是泥巴,沒想到現在改造得那么漂亮。”黃梅縣劉塘社區居民李輝輝說起小南街的變化感慨萬千。
近年來,黃梅縣以傳承古城記憶為主基調,進行城市更新,城市功能分區更加明確,像小南街所在的老城區,主打的就是一個“慢生活”。
“老城片區以傳承古城記憶為主基調,城南片區以吳楚特色為主風格,城西片區以創意性為主要特征,塑造‘千年古縣 靈潤黃梅’特有風貌。”黃梅縣政府投資建設管理中心主任黃杰說。
為了系統提升縣城功能和品質,黃梅優化縣城建設空間,科學編制縣域功能分區圖、縣城總體布局圖、縣域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圖等,做到多規合一、一圖集成。
對照綠色低碳縣城標準,黃梅全面升級基礎設施,G105集疏運工程、五祖大道延伸段等快速通道建成通車,生態停車泊位和新能源充電樁大幅增加,城區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垃圾環保發電廠正式運營,地下管網加快改造,園林綠化塑形提質,城市環境煥然一新。
同時,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以城區學校為核心校組建24個融合型教聯體,投入5500萬元城鄉一體實現智慧教育;投入5億元的縣人民醫院南院區已竣工,智慧醫療系統覆蓋所有鄉鎮衛生院,逐步向村衛生室延伸。建成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鏈接城區2家醫院、4家超市、11個家政公司,為城區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2.5萬余次。
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黃梅打造15分鐘生活圈,改造老舊小區114個,232個“三無小區”實現物業全覆蓋,基本建成3個完整社區,建設精致縣城,彰顯千年古縣風貌。
崗位留人,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我現在在宏富紡織干的很滿意,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都很不錯。”今年年初,宏富紡織女工曾待梅在其嫂子的介紹下,從羅田來到了黃梅工作。
去年以來,黃梅推動產業集中突破發展,開發更多就業崗位,讓新市民進得來、留得住、融得進、過得好。
圍繞“北旅、中城、南產”,推動工業重心南移小池,縣城集中發展以教育、文旅和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以五祖為中心打造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紡織服裝方面,縣城紡織企業向服裝及設計文創、戲服延伸;小池主攻精紡、印染、化纖面料。
農產品加工方面,縣城主攻糧油精深加工,發展健康食品;小池主攻水產品、蔬菜板塊,發展預制菜。文旅康養方面,布局“一核三區一環”空間體系,抓好非遺文化旅游區5A創建,打造農文旅融合開放先導區。
在調優產業布局,做強主導產業同時,積極創新就業創業服務。積極整合資源,提供近1萬個城鎮新增崗位,用于進城人員及返鄉人員就業。成立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對無任何技能的進城人員,組織技能培訓13期2355人次。
建成綜合性人力資源市場,對有一技之長的工人,精準開展供需撮合,春節期間幫助2063人找到新崗位。運營二度梅返鄉創業園,在長三角、珠三角設立在外務工人員服務站,與異地商會一起宣傳返鄉政策、提供崗位信息,動員1631人返鄉就業。
“今年我們主要聚焦新增2.5萬城鎮人口的目標,以教聚人、以城安人、以產留人‘雙集中’是路徑,最終實現以人為核心的就地城鎮化。”黃梅縣政府副縣長、“雙集中”工作專班牽頭負責人王小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