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程思 徐涵 王姚)營商環境的好與壞,被通山縣視為企業生存“土壤”的肥沃或貧瘠,更被視為區域競爭的“軟實力”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3月13日,記者在該縣多個部門了解到,近兩年來,該縣各單位在政策支撐、服務效能、市場需求等方面精準發力,不斷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通山縣發改局在該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免申即享、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簡易程序小額速減,減半收費,積極發揮“店小二”服務意識,著力提升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該局表示,“只有讓企業安心投資,群眾舒心做事,推動鞏固主題教育成果與優化營商環境同頻共振,才能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持續加強發展要素保障,創新不動產登記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近年來,該局完成通山(大幕山)抽水蓄能電站等9個重點項目的用地報批工作,實現“交房即辦證”“交地即交證”“驗收即拿證”“工業項目不動產分割登記”“二手房‘帶押過戶’”等新模式,持續推進“五證同發”改革,為10家企業辦理五證同發。
與此同時,落實優化登記流程推行“160”模式,即1個環節,60分鐘模式,擦亮了“寧滿意?通速辦”營商品牌。
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為企服務水平,打造惠企、暖企、穩企的良好營商環境。
該局率先在全省復制推廣“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對場所、設備、人員、資金、管理制度等審批條件實行告知承諾制,允許申請人以告知承諾書替代證明符合相關審批條件的材料。
截至發稿,該局已發放準入即準營許可證52張,解決市場主體發展“準入易準營難”“辦照容易拿證難”的問題。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將月子中心、兒童游樂園、運動場館等10個行業納入“一業一證”范圍并拓展至35項(省局25項),核發綜合許可證137張。
據介紹,該局全面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意識,繼續在市場主體開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企業年報,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加強努力,以更貼民有心的服務,更有力的措施,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市場監管的強大動能。
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致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快速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加大對外開放步伐,提升法治保障水平——
在優化營商環境賽道中,通山縣從“大步快跑”到“奔若流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