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紀楓波、楊占鰲)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十堰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對越來越大的發展需求和有限的開發空間,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大力實施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工程,堅持“以畝產論英雄”,大力推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全力推動城市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品質持續提升、生態功能日益增強。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土地要優先供給好的項目。
茅箭區是十堰政治、經濟、商貿及文化教育中心。該區采取產業集聚、配套共享、盤活存量、挖潛增量,讓土地再煥新能。
胡家工業園位于茅箭區東城開發區,規劃用地1500畝的園區建成時招商入駐企業僅3家,且配套設施不完善。該區探索實施“園區服務用房集中配建”,由政府主導建設綜合管理用房和配套設施6.5萬平方米。集中配建不僅實現土地高效利用,而且降低了企業投入成本。目前,園區已招商入駐企業近20家。
雖有“千里房縣”之稱,房縣也面臨日益突出的工業用地需求與土地資源可供量的矛盾。對此,房縣成立工作專班,堅持精準報批、精準供地管理,盤活存量,建立健全“畝產論英雄”工作體系,將園區規劃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同步編制,引導項目向園區集聚,實行“一張圖”管理。對于新供工業項目,房縣在園區內推廣多層廠房建設,提高工業園區綜合容積率。
2023年,十堰市一方面圍繞“優布局”抓規劃引領,聚焦重點片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東部產業新城國土空間規劃、鄖陽一江兩岸城市設計、武當新區總體城市設計、寶豐片區產城融合發展規劃等片區規劃編制工作。另一方面,圍繞“高質量”抓轉型升級。實施“畝產論英雄”綜合績效考核,增加工業項目“2.0 增容”行動考核內容,嚴格對標抓考核和成果應用。此外,開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清理核查,一地一策消化處置。2023年,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 19000 畝,處置閑置土地3500畝,完成率均達到 100%。茅箭區、房縣創建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回眸2023,十堰熱度最高、反響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什么?相信市民都會給出共同的答案:健康步道。根據市城控步道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統計:截至3月5日,共有 1320703人(次)進入健康步道。健康步道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市民綠色福利、城市文明高地。
“山體健康步道成為‘網紅’,最重要的原因是實現了山與水、城市與自然巧妙融合,滿足了市民健康鍛煉、休閑的美好生活需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趙寧介紹,在編制出臺《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時,始終堅持保護自然生態的原則,宜橋則橋、宜隧則隧、宜路則路,最大限度地減少開挖山體和對自然植被的破壞。線路設計上,改變以往“走山脊線”的做法,因地制宜建設高架步道、小支墩步道、貼地段步道、人行隧道,讓健康步道無障礙、易通達、高顏值、智慧化。
從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2023年,十堰圍繞“提品質”抓功能完善。一方面,主動服務重點項目規劃編制,積極推進百二河“一河兩岸”片區開發建設規劃、“三合—”片區開發建設規劃、中央商務區片區開發建設規劃、高鐵東站至高速東出口亮化工程規劃等重點項目規劃編制;另一方面,聚焦宜居性修訂國土空間規劃技術規定,研究新建住宅居住高品質建設標準,在道路規劃中統籌健身綠道、騎行車道、登山步道等生態慢行系統建設,探索利用城市閑置地、邊角地、廢棄地“見縫插綠”,規劃建設“口袋公園”,規劃完成山體健康步道、北京路立交橋人行天橋等一批深受市民贊譽的民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