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汪金明)地區的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3月26日,通山縣燕廈鄉政府透露,過去一年來,該鄉堅持優化營商環境為主導,聚焦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做好服務“店小二”,搭建政企“連心橋”,鄉域發展活力得到了全面激發。
因為政府的誠意、環境的優化,過去一年,18位燕廈籍老板返鄉考察,簽約資金1.2億元。
一年來,該鄉致力于廣引鄉賢。
“鄉情招商”“鄉情懇談會”“回歸創業座談會”等活動,鄉政府將康養小鎮、紅色旅游、農旅融合綜合體等特色項目“端上桌”,擺在企業家們面前。據介紹,這些項目經過充分調研,當地政府全力護航,成功打動了多位企業家。
一年來,該鄉致力于通堵點、破難題。
自開展“抓落實、拼作為、促發展”主題年活動以來,該鄉堅持“以企為本、邊助邊管、助管結合”,細致摸排,定位問題,黨員干部積極作為,勇于擔當。
針對畜禽養殖污染的問題,鄉政府聯合職能部門與企業“談心談話”,力求“環保”“發展”兩不誤,幫助養殖場業主完善糞污處置裝置,提高科學養殖水平,確保污染物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
2月以來,持續的寒潮雨雪冰凍天氣,導致理畈村光伏發電站廠區被厚厚的積冰覆蓋,該鄉領導帶頭鏟雪除冰,最短時間內為企業創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一年來,該鄉致力于強保障、促公平。
燕廈鄉采用黨委一對一負責制,踐行“店小二”精神,持續推進一諾千金、一馬當先、一路綠燈、一呼百應、一以貫之、一查到底“六個一”項目服務機制。
為讓客商進得來、穩得住、留得下、能發展,該鄉市場監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鄉直單位,積極對接、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協助打擊破產逃債、拖欠債款等行為,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據悉,該鄉正實施“企呼鄉應”“包企聯項”等長效服務機制,變“企業找”為“上門幫”,當好為鄉域企業服務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