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王虎濤、魯冰兒、石勇、李航
4月11日,農歷三月三,也稱“女兒節”。
當天,大冶湖畔、女兒山上,黃石第八屆金海白茶文化節在新港園區金海管理區啟幕。
實現茶葉產值過億元
4月的金海,綠波蕩漾、茶香流淌。
鮮為人知的是,金海卻因“金山煤海”而得名。煤炭曾是這里的經濟發展支柱,在帶來短暫繁榮的同時,也留下了沉重的“生態欠賬”。
怎樣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兩山”理論為金海綠色轉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子。近年來,金海大刀闊斧關閉煤礦,并結合當地山水優勢,從浙江安吉引入高質量白茶品種,大力發展優質白茶產業,昔日煤山變茶山、礦工變茶農。
黃石金海白茶協會會長黃利華介紹,當地鼓勵脫貧戶到茶山、茶廠務工,每年帶動本地群眾務工達5000人,戶均采茶收入突破2000元。通過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脫貧戶538戶,帶動率達到90.27%,戶均年增收4000余元。
“目前我們白茶種植總面積已達2萬畝,成為湖北省單體規模最大的白化茶種植基地。”新港園區金海管理區黨委書記安建勇說,全區已發展起40多家白茶合作社,年產茶葉近30萬斤,實現產值過億元。
綠水青山成“金招牌”
從2015年開始,金海白茶文化節也開始登場,至今已連續舉辦八屆。
一年一度的茶文化節,既是一次集中展示品鑒大會,也是一場茶旅融合發展盛會。本屆大會主題為“茶韻綠意 和美金海”,山下設有女兒山春茶市集,游客們在山上觀看演出、感受萬畝茶園的美好風光,在山下品嘗香茶、體驗金海白茶的獨特魅力。
綠水青山不僅是當地茶葉的最好招牌,也引得游客紛至沓來。記者注意到,盤山公路因為車流量激增,導致出現局部的擁堵。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每到周末,山上山下人流如織,餐飲、住宿提前預約也不一定有空位。
以茶為“媒”,以文塑旅。安建勇說,金海立足自身生態優勢,加快推動農旅融合,走出了一條以茶興產、以茶促旅、以茶富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金海白茶”也已經成為黃石市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
隨著白茶基地升級、大冶湖岸線整治和生態養殖、康養休閑項目建設等工作次地推進,如今一個湖北省魅力白茶之鄉、鄂東茶旅特色小鎮、黃石市綠色轉型發展示范鎮已然躍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