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雷潔、朱昭臣、呂志海)“這段時間灣子的變化是真的大啊!路變寬了、小廣場也有了、燈更亮了,人居環境穩步提升,現在住在村里也是一種享受”,在4月24日的東塘村灣屋場會上,村民賀子亮感慨道。
自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赤壁官塘驛鎮獨山村東塘村灣堅持黨建引領,構建“1+2+N”治理體系,廣泛發動村民群策群力共謀村灣發展。
集資修道路
“我們的共同締造源于一條路”,東塘村灣理事長尹光福介紹:“我們這個灣子有點特殊,是2組、3組村民交叉居住的,同時大部分都是以前從漢川、湖南等地遷居來的,組里的主干道狹窄、有損壞,一直都是大家的煩心事。”
在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中,獨山村將2組、3組整合為一個灣子,成立村灣黨支部,選舉村民理事會和村灣監事會,組建產業發展等N個自治組織。在村民理事會的動議下,村民一致要求對組級主干道進行拓寬,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短短半個月就籌集資金12.36萬元。
“東塘村灣在村民的努力下迅速完成了800米組級主干道的拓寬,之后村里又協調市、鎮對其拓寬道路進行刷黑”,獨山村黨總支書記任賢海介紹道,“路修好了,環境更亮了,大家的心也更齊了。”
“看著新修的路,大家個個都熱情高漲,我自己主動負責這條路的管護”,村民吳金川向大家展示道“上個月有施工車把路牙壓壞了,我還都讓他們賠了維修費。”
捐房建廣場
東塘村灣常住在家24戶60人,是獨山村常住人口最多的一個灣子。“大家休閑娛樂哪里去”成了共同締造村灣夜話會上的熱門話題。
因自家的老房子長久失修、已經破敗,加之房子位于灣子中間、影響周邊環境,村民余和松主動找到村民理事會提出將自家的老房子捐出來建小廣場。
他表示,“村里建廣場是公益事業,我做不了多大的貢獻,這個房子算是為村里的建設出一份力。”
在余和松的帶動下,周邊幾戶也都紛紛捐出自己的菜地,前后歷時兩個多月,東塘村灣文化廣場順利建成。
“廣場現在是我們灣子最熱鬧的地方,大人小孩都愛去”,文化文藝組組長王梅英介紹道,“大家一起聊一聊、玩一玩,心更貼近了。”
路燈亮民心
“這晚上出來完全不用再打燈了。”4月24日,在文化廣場周邊閑坐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
文化廣場周邊原本計劃安裝太陽能燈,在征求大家意見時,有村民提出太陽能燈效果不穩定、照明范圍有限,建議安裝太空燈,一盞抵上數十盞太陽能燈,更加適用密集型村灣。
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但太空燈的后續電費怎么管?這給理事會出了一個難題。
“一開始以為電費是個非常麻煩事,沒想到在灣子會上,大家紛紛提出要共同負責路燈的管護”,東塘村灣理事會成員黃四云介紹,“最后經過商議,每年路燈的1700元電費由在家各戶均攤。燈亮了,大家心更暖了。”
修路、建廣場、亮燈……這些都是東塘村灣踐行共同締造理念的一個縮影。
下一步,東塘村灣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村民自治,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從房前屋后的小事入手,以小田變大田、共享菜園等為依托,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持續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