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陶輝 通訊員 劉小海 汪佩)紅安茶韻,江城有約。
5月9日,第八屆中國紅安老君眉茶文化節品牌推介活動如約而至,這是為武漢黃岡商會企業家們組織的專場活動。老君眉生產商與來自商會成員企業領導人歡聚一堂,品茶韻、敘茶緣、論茶道、商茶事,共享茶文化帶來的魅力,探討市場,商洽合作。
歌舞《十二月采茶》。記者 陶輝 攝
八年之約:濃濃鄉誼滿江城
下午3時,在武昌巴山夜雨大酒店九樓百合廳,這里曾是武漢新茶館發展的肇始之地。時隔八年,老君眉茶故地重游,再次在武漢這個全國著名的茶葉集散地,一展芳容。
小品《眉嫂》。記者 陶輝 攝
活動現場,茶藝《問道老君山》、歌舞情景劇《三碗茶》、小品《眉嫂》等原創文藝節目你方唱罷我登臺,好不熱鬧;茶藝師煮水烹茶,評茶師品鑒分析,真知灼見,細論滋味短長,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視聽體驗,讓人目不暇接。
幽幽茶香,撲面而來。綠茶、紅茶、黑茶等系列款類紛紛擺在茶桌上,茶藝師們一邊沏茶,一邊向前來品茶的茶客講解紅安老君眉茶的悠久歷史和品牌特色,醇厚香氣的口感讓品茶的游客們贊不絕口。企業家們觀看表演,品評新茶,感受茶事活動的獨特魅力。
茶藝表演《問道老君眉》。記者 陶輝 攝
茶藝表演《飛躍海洋》。記者 陶輝 攝
時隔八年,故地重游。紅安縣老君眉茶場場長武世化感慨良多。據他介紹,2016年,老君眉首屆江城會召開,開啟了老君眉茶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8年里,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老君眉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以老君眉為龍頭的紅安茶產業鏈,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步和成長。紅安茶產業、茶文化、茶科技,齊頭并進,成果豐碩。
紅安老君眉茶場現場推介。記者 陶輝 攝
產能提升,品牌提檔,老君眉茶以及紅茶其他茶產品,都需要更廣闊的市場,去獲得更好的收益。
“武漢是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之一,這里也將是老君眉走出大別山,挺進更大市場的必經之地。”武世化說,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故鄉水。與武漢黃岡商會聯合舉行這樣一場品牌推介會,目的就是要拜在武漢拼搏的黃岡籍優秀企業家們為老師,學創業,學發展,學精神,為大別山生態產品的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武漢黃岡商會致辭。記者 陶輝 攝
黃岡武漢商會為幫助老君眉的本次推介,精心組織,積極配合。他們邀請了與老君眉發展需求相匹配的相關企業和專家,參與本次活動。武漢黃岡商會常務副會長、工會主席陳常青介紹,武漢黃岡商會的重要工作,就是幫助故鄉黃岡市的優質資源,通過武漢,進入全國大市場,創造更好的效益。
紅安老君眉茶經過多年的沉淀積累,其產品質量、技術能力和品牌影響力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組織企業家參與老君眉品牌推介會,就是對相關優質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以期待達到強強聯合,查漏補缺的實效,進一步增強老君眉的品牌實力。
紅安老君山一角。通訊與 供圖
文壇助力:妙筆齊贊老君眉
在這次品牌推介會上,紅安縣林業局局長黃叢發為第八屆紅安老君眉杯征文大賽揭曉獲獎作者及獎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劍、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路丁蘭、山東新泰市檢察官孟磊等10人分獲一二三等獎。
值得注意的是,由紅安老君眉茶場舉辦的老君眉征文大賽本來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文壇小活動,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大賽組委會介紹, 本次征文自2024年3月1日起,至4月30日截稿,共收到555名作者投稿600余篇,有效稿件555篇。如此眾多的作家,對老君眉品牌進行描繪和贊頌,這在紅安特色產品領域前所未有,在黃岡市近些年也是獨一無二,堪稱文壇盛事。
采茶忙。通訊員 供圖
本次賽事投稿之踴躍,作品質量之高,均創下歷屆之最。投稿作者中,來自中國作家協會、各省市自治區作家協會、行業作家協會的作家投稿,占比達到50%,近300篇。
最終,經過綜合評選,《只此青綠》《老君眉,紅軍魂》《名茶如俠》《在紅安老君眉茶林里》等10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余545件作品分獲“入圍獎”和“優秀作品獎”。
“每一份作品都是作者才氣和心血的結晶,每一位征文作者都將得到我們贈送的證書和禮品茶,他也將成為茶友會的中堅力量。”老君眉茶友會召集人周剛,他也是本次大賽評委會的主席。
在他看來,紅安老君眉森林有機茶,已經具備高端名茶的一切物質基礎。作為大別山優質生態的結晶,老君眉完全能夠成為一個“小而美”的生態精品,要打造這樣一個精品,就需要建設獨特的文化來匹配這個目標。
湖北茶葉網現場推介。記者 陶輝
“茶文化主要的建設者,不是種茶的人,也不是制茶的人,而是喝茶的人,是茶友!”老君眉企業文化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所有品牌原創節目,都是老君眉茶友的作品。今后老君眉將不斷加強茶友會的建設,不斷開展以茶會友為主體的文化創作活動,讓老君眉的品牌力量得到更大的彰顯。
活動現場。記者 陶輝 攝
茶界爭先:好山好水出好茶
紅安地處鄂豫兩省交界,日照充足,雨水豐沛,高山常年云霧繚繞,高海拔,高緯度,多云霧,肥土壤的環境使茶樹茁壯、生機勃勃,芽葉寬厚肥大,翠綠欲滴。
“極佳的生長環境,為我們的茶提供了天然的溫床。”紅安縣老君眉茶場場長武世化說,茶園基地位于老君山核心產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8%,茶園依山勢而建,分布于海拔600至800米的山間,生態環境保護完好。
活動現場。記者 陶輝 攝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倪德江介紹,高海拔地區生長的高山綠茶,茶樹的病蟲害極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豐富,紅安老君眉具有“香高、色綠、味醇、形美”的特點。
紅安縣種茶歷史悠久,是全省五大優勢產茶區之一,也是鄂東大別山優質綠茶主產區。從上世紀90年代,紅安縣就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聘請專業教授為技術顧問,指導茶產業發展,融合紅安傳統制茶工藝與現代科研技術。
品牌建設,文化為魂。20余年的光陰,一代代專家與紅安茶人接力研究老君眉茶。老君眉先后獲得了湖北茶行業先進企業、湖北省用戶滿意產品、第17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
舞蹈《老君眉家鄉茶》。記者 陶輝 攝
2022年,老君眉茶場在科技成果轉化、湖北省星創天地、科技小巨人等多個方面受到表彰,成為推動湖北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茗宿老君眉”被譽為湖北高品茶中的隱形冠軍。
老君眉茶通過挖掘品牌文化,創新品牌活動,推進品牌培育,不斷提升品牌形象。2023年,老君眉茶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榮獲“黃岡老字號”、“湖北省優勢商標”、中部四省(鄂晉皖贛)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創新大賽銀獎、“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湖北省森林食品質量安全示范企業”和“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歌舞情景劇《三碗茶》。記者 陶輝 攝
強茶助農:茶產業綜合產值超10億元
五月的紅安,萬木蔥蘢,生機盎然,翠色盈盈,風光如畫。
今年紅安春茶生產態勢喜人。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10億元。投資8000萬元的老君眉茶文化產業園1期2期工程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老君眉茶場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單體有機茶生產企業,被授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行業細分領域隱形巨人培育企業。
活動現場。記者 陶輝 攝
據介紹,2022年,老君眉茶產業聯合體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在此基礎上,紅安縣茶葉協會今年在老君眉茶文化產業園正式成立。通過發展“老君眉+”,聯合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市場主體,共同推進全縣茶產業鏈建設。
同時,推進新業態融合發展。2023年,老君眉茶文化產業園成功申報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紅安縣紅色文化研究會也即將落戶產業園,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初評等前期工作。通過引入文旅、研學、教培等項目,推動老君眉茶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我們每年開展茶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和鑒定,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善創新的茶行業技術隊伍,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紅安縣茶產業鏈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