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萬剛 趙穎)5月23日,咸安區傳來消息,該區總工會以強化“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機制建設為抓手,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大力加強勞動爭議訴調工作,深化社會基層調解治理體系建設。
不久前,咸安區一群農民工共計42人,前往咸安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表達訴求。他們由湖北某勞務有限公司聘請,在向陽湖鎮寶塔8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從事支架和光伏板安裝工作。
工程完工后,卻被勞務公司拖欠工資共計29萬余元,他們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幫助自己討回血汗錢。
咸安區總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工作人員一邊安撫他們的激動情緒,一邊立即聯系工程的發包方和承包方,迅速查明了案情。
造成這42名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原因是工程的承包方:湖北某建筑有限公司拖欠勞務分包公司工程款所至。找到問題的癥結后,工作人員立即要求工程承包方、發包方、勞務方三方派代表到現場進行協商。
在反復核實各項信息后,工作人員向工程承包方、發包方宣傳《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指明了相關的法律后果,并對各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采取“背靠背”等單獨調解方式。
經過三方反復磋商,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工程承包方湖北某建筑有限公司一次性向42名農民工支付工資292372元,并聯系咸安區人民法院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這些農民工拿到司法文書后,激動地說:“我們跑了幾個月,沒有結果,今天血汗錢終于有了著落,我們心里總算踏實了!”
“我們將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暖心的服務,依法、及時、有效化解勞動爭議糾紛,增強職工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咸安區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黃巧云表示。據統計,咸安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共受理案件20余件,調解成功7件,涉及資金共計106.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