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陶輝 通訊員 顏紅勝)“五星紅旗展開了!”
6月3日,嫦娥六號著陸器在月表完成取樣任務后,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驚艷亮相,引來全國網友一片驚呼。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這并不是一面普通的五星紅旗。記者了解到,這面國旗由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團隊歷時近四年精心研制,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
整面國旗以玄武巖纖維為材料,不僅輕薄柔軟,而且強韌耐用,能在月球背面的高真空、高低溫循環、強劑量紫外輻照等極端環境條件下保持穩定,猶如在地球般鮮艷奪目。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這也是一面飽含無數科技工作者心血的國旗。該國旗展示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中國航天三江集團聯合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共同研制。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月面國旗團隊介紹,月面國旗的重量和質量要求極為苛刻,不僅要做到薄而軟,還要做到強而韌。
面對月球背面極端環境的挑戰,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團隊選擇了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的玄武巖纖維,歷經半年時間,經歷上千次失敗,創新設計了噴絲板內腔結構,再配合爐內分布式精準控溫,成功實現了超細玄武巖纖維的穩定量產。
徐衛林院士(左二)和月面國旗團隊教師曹根陽、王運利、盛丹研討國旗研制技術問題。來源:武漢紡織大學官網
徐衛林解釋,玄武巖纖維具有非常優異的隔熱抗輻射性能,能夠抵御月表惡劣環境。但玄武巖纖維屬于無機纖維,其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難以紡制超細絲、紡紗、織造,以及構筑高牢度的顏色。
針對紡絲問題,月面國旗團隊聯合湖北匯爾杰玄武巖纖維有限公司,創新設計噴絲板內腔結構,研發出約為頭發絲直徑三分之一的超細玄武巖纖維,“石頭版”國旗才得以“輕裝登月”。
對比最有說服力。嫦娥六號月面國旗與嫦娥五號月面國相比,規格相同,但因其核心材料玄武巖纖維的高密度特性,團隊通過研發超細玄武巖纖維,成功將國旗的重量控制在驚人的11.3克,比嫦娥五號國旗還要輕0.5克。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嫦娥六號五星紅旗的玄武巖采自太行上腹地的河北蔚縣。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曾是晉察冀和晉冀魯豫根據地,為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制造嫦娥六號五星紅旗的科研團隊主要來自湖北武漢。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無數次重大歷史關口,武漢總是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立于潮頭。
英雄的山,英雄的城市,加上英雄的人民,共同鍛造了月球背面熠熠生輝的“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