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奔)“鎮政府又是幫我找地,又是幫我找專家,忙前忙后,中藥材基地可算是小有規模了!”6月18日,通山郭源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負責人丁經衛感慨于通山縣洪港鎮政府的“給力”“貼心”。
他說,基地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得益于洪港鎮政府的“管家式”服務,如今已經發展到1萬畝的規模,年產值過千萬元。
前些年,丁經衛想種植中藥材黃精,但苦于沒有合適基地,當地鎮政府在郭源老林為他找到了合適基地,促成了土地流轉,又邀請中藥材專家為其提供手把手的專業指導,基地很快走上正常運轉,規模一年比一年大。
湖北通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洪港鎮的老牌石英砂生產公司,由于礦山資源問題,企業效益逐步衰減。
洪港鎮政府了解后,便向該公司提議技改,由單純的石英砂顆粒加工轉變為智能深加工。
啟動智能化改造項目之后,傳統加工工藝提檔升級,一躍成為省級專精特新產業,掌握23項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同時,該公司還利用智能AI技術,不斷開發出符合市場趨勢的高附加值產品。
公司負責人王華高興不已,“技術改造后,一條生產線人力需求從20人下降到5人左右,共節省百余名勞動力,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政府的服務革新對企業運轉至關重要。
通山志騰拉鏈制造有限公司于2012年創辦,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隨著業務發展,公司負責人王有文有了商品出口想法,但繁雜的辦理手續讓他摸不著頭腦。
洪港鎮政府主動對接,將復雜的行政審批環節壓縮,極大提高了辦理效率。“政府一系列高效、無障礙的服務極大地簡化了企業日常運作,讓我感受到申請一個出口許可證,就像網購一樣簡單。”王有文說,公司生產的拉鏈產品已經遠銷中東地區,年產值達2千萬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今年來,通山縣洪港鎮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之下,以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為抓手,聚焦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實施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
通山縣洪港鎮成為投資熱土。 通訊員 供圖
在助推鄉村商業生態系統建立的基礎上,有效攬引了來自社會各界的企業家和投資者,為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洪港鎮將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企業滿意為目標,持續抓好營商環境建設,大力推進重點項目落地。”該鎮黨委書記譚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