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謝冠蘭 周陽)眼下正是晚稻播種的時節。6月18日,咸安區傳來消息,高橋鎮高橋村和白水村兩個泵站重建啟用,村民們吃下“定心丸”——以后種田不愁缺水了。
6月13日,高橋全域國土整治項目高橋河岸線生態修復工程一號、二號泵站,隨著設備通電啟動,嘩啦啦的水流從泵房管道通向溝渠。當日,咸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對兩個泵站設備、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整體移交當地村組管理、使用。
據了解,2023年,咸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要負責人多次赴高橋鎮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在高橋全域國土整治項目實施過程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助力鄉村振興。
當地群眾反映,高橋全域國土整治項目高橋河岸線生態修復工程新建道路旁有兩個舊泵站,舊設備已損壞,房屋年久失修,對農田灌溉、防汛抗旱帶來不利影響。隨即,泵站拆除重建納入工程建設內容。
重建的泵站泵房外觀整體提升,修建值班房及衛生間,為防汛抗旱值守提供后勤保障。泵站設備采用高橋河為主供水源,一號泵站設備每小時出水量100立方米,可供應高橋村400余畝農田;二號泵站設備每小時出水量720立方米,可供應白水村2000余畝農田。
“以前,小泵站需要搬運水泵取水,費時費力,大泵站設備已損壞,而且泵房還是老式的磚頭房,很破舊。現在我們不用擔心干旱的時候沒水了,大家種田更有信心了。”高橋村村民黃師傅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