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姜夢瑤 通訊員 胡彥)6月26日,鄂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該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新聞發布會現場
“2024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以‘牢牢守住不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輿情’為主線,發揮食藥安辦牽頭抓總作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全環節監管責任體系,有力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鄂州已連續24年未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件。”鄂州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鐘文介紹。
民生為本,壓實食品安全“責任鏈”
鄂州市食藥安委印發《鄂州市202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召開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通報了2023年食品安全省級評議考核結果和三個行政區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縣(區)情況,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將校園食品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寫入政府工作報告,10位市級包保領導深入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進行督導檢查,以上率下推動各地學校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包保干部責任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投入資金3800余萬元加強學校食堂建設。
集中整治,構筑食品安全“防火墻”
鄂州市將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與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相結合,聚焦小餐飲質量安全提升、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等“小切口”,實施精準治理。
一方面,實施餐飲食品安全“紅黑榜”“典型案例”定期公示制度,倒逼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著力解決餐飲后廚環境臟亂差及“三防”設施缺位問題。目前已公布一期餐飲食品安全“紅黑榜”和兩期食品安全“典型案例”,社會反響良好。
另一方面,聯合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協同推進排查治理,發揮市食藥安辦牽頭作用,強化督辦提醒,壓實肉類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控責任。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以肉類食品加工企業和流通環節開展排查,同時會同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開展肉類產品全鏈條抽查檢查。
在此基礎上,督促全市502所中小學、托幼機構均配備食品安全副校長(園長),331家學校食堂及5家校外供餐單位都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總監,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
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在全省率先建立校園食品安全相關制度11項,出臺全國首個學校食堂承包經營合同范本,創新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色標管理、崗位管理等先進管理措施。
全市331家學校食堂實現“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全覆蓋,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市石山中學、市二幼、鄂州職業大學、葛店高中、鄂州中專等一批“樣板廚房”,以點帶面提升學校食堂整體水平。全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現場會在鄂州成功舉行。
鐘文介紹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社會共治,織牢食品安全“保障網”
鄂州市大力建設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完成食品安全抽檢2263批次、食用農產品快檢9503批次。加強食品安全全環節監管執法,組織開展多項專項行動,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162件,曝光校園食品安全典型案例7起。
積極推進標準化“共享廚房”建設保障農村聚餐安全,臨空經濟區建成4家,梁子湖區在梧桐湖新區建成1家,鄂城區、華容區、葛店開發區正在謀劃場所改造或選址新建農村聚餐“共享廚房”。同時,積極推進“共享廚房”建設和管理從制度規范向標準體系邁進,正在申報省級地方標準。
創建引領,夯實食品安全“基本面”
鐘文表示,鄂州市以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工作為抓手,有力提升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和食品安全全鏈條保障水平。
通過三年創建努力,全市各地一大批標準化農貿市場、餐飲服務示范街區、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等建成投運,部分項目成為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在全市形成示范效應,大幅提升了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促進了本地食品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7家農貿市場實施標準化改造升級,高標準建成4條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區和3家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32家食品安全快檢室建成使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農產品質量安全定量檢測、餐廚垃圾處理等實現全市一體化模式。
宣傳引導,提升食品安全“滿意度”
為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科普宣傳,鄂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你點鄂檢”現場活動6場次,“你送我檢”便民服務活動54場次,“你點鄂檢”進農村專項抽檢活動被央視一線欄目報道。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擴大宣傳、提升影響,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食品報、鄂州日報等媒體平臺宣傳報道180余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食藥安辦多次刊發鄂州食品安全工作經驗信息。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其中大篇幅采用該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鏡頭。
下一步,鄂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大力推動“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全過程嚴格監管。
以中小學校食堂、肉類產品等專項行動為“切口”,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提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食安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