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 胡劍芳 金艷 車浪浪)“以前出門得繞路,自從路修好后,環境越來越美,開車一路干凈平坦,讓人心曠神怡。”6月27日,看著煥然一新的提檔升級的王殷徐路,咸安區賀勝橋鎮花坪村10組村民徐紅林感慨地說。
賀勝橋鎮是咸安區服務和融入大武漢的“橋頭堡”。近年來,賀勝橋鎮大力實施鄉村路網連通延伸、提檔升級和路面改善工程,以“路長制”織密人民幸福公路網。
落實路長制,織密農村“公路網”
過去,一些臨涯臨水的農村公路沒有安裝生命防護工程,隱患較多,跌落事故頻發。
針對問題,賀勝橋鎮落實路長制,實行鄉村兩級路長全域分段負責制,村級路長對轄區范圍內斷頭路、破損路、隱患路進行了全面摸排,形成清單。
對轄區內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實行全體系負責制,僅兩年的時間,全鎮基本上實現了道路組組通、安防全覆蓋”。
原來,王殷徐路是連接花坪村部分村灣和黃祠村部分村灣的重要農村道路,因路面較窄破損嚴重,村民出行不便。
鄉級路長王哲在開展道路巡查時,得知村里難處,及時對接區交通部門現場查勘并納入提檔升級公里庫。歷經3個月,王殷徐800米道路得到拓寬和硬化升級,讓村民告別了出行難。
黃祠村村級路長孟哲學介紹,鄭添寶高碑大塘無護欄常出事故。上報鎮路長辦后一周時間便完成了水塘邊300米農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護欄的安裝,為村民出行筑起了一道堅固安全屏障。
自建立路長制工作以來,全鎮農村公路提檔升級(路面改善)86公里,實施鄉村路網連通和延伸工程37公里,路面維修137處共計4000余平方米,修復28處非機動車停車線和48處破損路面。對全鎮農村道路上的橋梁進行安全檢查、拍照,“一橋一卡”,并實行路長包保全覆蓋。
良好的路域環境也為公交出行創造了條件。據統計,該鎮新建農村客運公交站22個,開通了咸安城區至賀勝橋、咸安城區至余花等4條公交線路。
建強管機制,當好管護“領頭羊”
過去,農村公路養護“缺兵少將”、道路設施無人維護、土路斷頭路無法保障。自從創新管護“領頭羊”機制后,實現了巡查監督有跡可循,道路環境安全通暢的幸福蝶變。
如何當好管護領頭羊的呢?
賀勝橋鎮建立起巡查上報機制,結合區農村公路管理所路長APP平臺,形成每月轄區道路橋梁的定期巡查和惡劣天氣巡查機制,及時將信息上傳,形成區,鎮,村三級路長數據化互動。
每周全覆蓋巡路一次,真正實現了“三級聯動”,確保了全鎮鄉村道安全運營。
鎮政府出臺了《賀勝橋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還與各村(社區)簽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書》。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半個小時內上報鎮路長辦,路長辦將農村公路管理具體化、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避免落空。
對鎮域農村道路按村實行分段承護,簽訂《養護合同》,明確養護里程、質量、期限、費用及考核方式,通過群眾評價對養護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養護獎補經費直接掛鉤,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全鎮各村路長巡路、管路、護路的動力。
此前,某企業負責人反饋鐵軍大道夜間無照明,沿線5家企業2000多名職工上下班存在安全隱患。
該鎮鄉級農村公路路長領導小組多方爭取籌措資金近200萬啟動路燈項目,施工期間鄉村兩級路長日夜監工,2個月內就完成了132盞路燈的安裝和調試,實現了全線亮燈,為賀勝經濟騰飛點亮了希望。
融入新理念,奏響建設“大合唱”
如今,行走在賀勝橋鎮縱橫交錯的鄉間公路上,目之所及皆美景,農村公路示范創建還帶來了鄉村游的井噴。
賀勝橋鎮借“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契機,把路域環境整治和“美麗農村公路”創建活動融入共同締造示范點建設中,取得雙贏效果。
“實施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時,充分融入共同締造理念,出臺了《賀勝橋鎮村(社區)級集體建設工程項目操作程序》,進一步優化了村(社區)集體“三資”關于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操作方案?!?br>
鄉級路長王哲介紹,優化辦事流程,實現了農村公路建設以過去的工程項目方式向集體投資投勞方式的轉變,省去了中間差價,降低了實施成本,提高了建設時效。
來到萬秀村共同締造示范點嚴天申,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格調鮮明、清新別致的現代民居。組內道路硬化覆蓋率達95%以上,2口當家塘安裝護欄,安裝路燈,基本實現主干路和鄉間小路全覆蓋。
“以前這里都是土路,現在道路刷黑了,環境美麗多了,住在這里就像在公園一樣。”70歲的江金鳳老人笑道。
通過黨建引領共同締造,僅2022至2023年間,萬秀村整修及提檔升級公路20條,花坪村將泉都大道至劉家邊1.3千米公路提檔升級,黎首村道路提檔升級6條3.48千米。
如今,全鎮153公里農村公路全面實現村村通、組組通,隱患路段實現安防全覆蓋,22個農村公交站點高效運營,密織的公路網成為鄉村振興的引擎,變成村民致富的幸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