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錚 通訊員 蔡祖峰 程蒙 楊叢謙)野生動植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
新聞發布會現場。黃錚 攝
定位于“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咸寧市,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7月23日,咸寧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相關情況。
構建體系保護野生動植物
咸寧市林業局副局長沈其文介紹,咸寧市積極推進野生動物救護站點建設,建成咸寧市(潛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各縣(市、區)主要依托野保股(站)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基本形成以市級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為主,各縣級救護站點為輔的“6+1”野生動物救護體系。
咸寧市在所有珍稀瀕危物種集中分布區均建立了自然保護地,建有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共計47處。全市建成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7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5個。
咸寧市林業局副局長沈其文出席新聞發布會。黃錚 攝
建成通山縣石航珍稀植物培育中心,完成花櫚木擴繁育苗3000余株。九宮山自然保護區建立了南方紅豆杉資源收集圃、紅椿種質資源庫以及永瓣藤等極小種群植物保護基地,引進華中地區珍稀瀕危物種43種,現保存各類珍稀瀕危植物59種。
沈其文表示,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對400余株古樹名木采取了樹洞修補、防腐處理、砌墻護基、病蟲防治等復壯修復措施。出臺《咸寧市古桂花樹保護條例》。2023年,咸寧市共救護野生動物176只。
今年以來,該市共出動執法人員5165人次,對15處野生動物棲息地、15處人工繁育場所、162處農貿市場、水產商行、花鳥市場、餐廳農家樂等場所進行巡查、檢查。發現線索后,及時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動查處,收繳非法獵具426個,收繳野生動物35只。
全面做好長江禁捕工作
咸寧市坐擁128公里長江岸線,做好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堅持禁捕是重要工作。
新聞發布會上,咸寧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永福表示,咸寧市共有“一江三湖三河”7個禁捕水域,自2018年1月1日起,咸寧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保護區實施全面禁捕。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永福出席新聞發布會。黃錚 攝
該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禁捕退捕各項政策。2020年啟動退捕漁民安置工作,一次性向全市退捕漁民直接發放各級財政補助資金18306.16萬元,并成功幫助2582名有勞動意愿的退捕漁民實現轉產轉業。
咸寧市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護漁員隊伍和優秀護漁員稱號。2021年7月,該市成為全省首個建成禁捕水域“天網工程”全覆蓋并實現市級聯網的市州,實現了對全市重點禁捕水域全天候監控。
王永福介紹,通過覆蓋全年的系列專項執法行動,長江流域生態持續好轉。水清魚躍、候鳥翩躚、江豚嬉戲、碧波蕩漾的生態美景又回來了。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緊扣‘船、具、販、釣’這四個關鍵點,利用好天網工程,采取人防加技防,聯合公安、市場監管、交通等部門協同聯合作戰,突出聯合打擊,快查、速審、嚴打,始終保持打擊非法捕撈的高壓態勢,提升執法監管效率,形成強大威懾,確保長江十年禁漁落地見效。”王永福表態道。
強化監管打贏生態保衛戰
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勇介紹,全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職責清理整頓野生動植物交易市場,依法查處非法出售、購買、經營利用野生動植物行為。
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勇出席新聞發布會。黃錚 攝
該市成立工作專班,并依托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同林業、公安、農業農村等成員單位聯合行動。
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開展專項行動15次,出動執法車輛55輛,執法人數195人,檢查相關市場經營主體491家次。其中,餐飲單位155家次,農貿市場28個次,寄遞企業10家、平臺內企業23家。
督促和指導本地5家網絡交易平臺落實野生動植物交易管控責任,監測網站、網店、微信公眾號115家。對咸安區一家收購、售賣野生鳥類餐飲主體立案查處,對各類檢查中發現的10只野生動物進行收繳。
咸寧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政委阮衛國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破壞野生動植物刑事案件13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4人,移送審查起訴154人,打掉破壞野生動植物類犯罪團伙14個。
咸寧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政委阮衛國出席新聞發布會。黃錚 攝
共查扣各類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844只(株),收繳禁用獵捕工具1200余具,火藥、鋼珠等物品若干。相繼打掉嘉魚縣19人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案,崇陽縣35人非法狩獵、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團伙案等重大要案。
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會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前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農貿市場、餐飲場所等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開展聯合執法180次,清查點位320處,查獲并移交行政管理部門案件線索9條,配合打擊處理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