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流域治理,讓這個村端穩“中國飯碗”丨黨建“雙引領”·陶港深入行②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25日15:24 來源: 荊楚網

    絕收、減收,對于對土地和糧食有著深厚感情的農民來說,無異于絕望。

    這種絕收或減收帶來的苦楚,陽新縣陶港鎮良薦河流域兩岸的農民時而品嘗——每年入梅后,良薦河河水暴漲一兩米,翻越堤壩的洪水淹沒兩旁田地,剛灌漿的秧苗經水一泡,基本成為絕收田。

    梅雨過后,田地又進入干旱期,土地干硬如鐵,縣里下發的補種任務每每無法完成。一澇一旱,讓好田好地變得無人問津,甚至100元一畝的價格都租不出去。

    “現在地租漲嘍!一畝300塊錢,搶著要!”7月23日,程法村副書記、副主任馮旭光高興地說,農民長期“與天斗”的悲情故事,將染上“喜”的色彩。

    邁過旱澇這道坎

    程法村是陶港鎮一個小村莊,263戶,1352人,總耕地面積1809畝,水田960畝。

    按理說,這個不缺耕地,不缺水源的地方,本應成為遠近聞名的魚米瓜果鄉,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依然還是一個依靠務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空心村”。

    村里老人們的記憶中,良薦河旱澇災害實在是太多了,風調雨順的好年份只有“十之一二”。

    基于此,良薦河小流域的治理被納入了湖北省2024年治理試點,也是陽新縣當前唯一的一個。

    微信圖片_20240724174134.png.png

    良薦河流域兩岸,分布著大量農林漁產業。

    發展農業,水源是最要緊的事,要確保旱澇保收,就必須大興灌溉和排水工程。

    治水,成為村里的頭等大事,也是擺在以馮旭光為首的村干部班子跟前的一道民生考題。

    而這道考題,也是一道“民心題”,是擺在程法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面前的一個不小挑戰。

    小流域治理政策,給村里送來了“及時雨”。“政策東風吹進了程法村,一定要借著這股東風,邁過旱澇這道坎,將‘風調雨順’永遠留在村子!”

    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村干部們心頭升起。

    小流域治理,是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水系為脈絡、以問題為導向,推進流域內山、水、林、田、湖、草以及道路、村莊、城鎮的系統性綜合治理。

    最終目標,是培育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推動流域內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

    微信圖片_20240724173615.jpg

    小流域治理,對于區域內的農民是一種長久的福祉。

    “做出樣子群眾看!”

    流域治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到村莊整治、道路溝渠和山水林田湖草全方位治理。

    治理,必然跟村民的土地和房屋產生交集。

    馮旭光全面主持村務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匯聚人心,將村“兩委”班子干事創業的激情激發出來,建強基層戰斗堡壘。

    “群眾不滿意,一定是工作沒做好,絕對不能讓推諉之風吹進村委會!”

    “干部一定要打鐵自身硬,少數群眾的無理需求要堅決駁回;絕大多數群眾的所想所愿,一定要想發設法實現!”

    “要趕上小流域治理試點的春風,全面完善農林水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看見我們是真正在干事!”

    ……

    關鍵時刻,村里的黨員紛紛站了出來:

    今年洪水過后,電排站被3米多厚的泥沙堵塞,75歲老黨員袁平國一鏟一鏟挖走;

    微信圖片_20240724173600.jpg.jpg

    老黨員袁平國在電排站清淤。

    老屋余要建電排站,黨員余水云主動讓出田地,分文不取;

    拋荒地塊平整后,老黨員程良福、程良壽挨家挨戶做通群眾思想工作;

    老磚瓦廠關閉后,留下一片約16畝的硬土地,因土質被破壞,無法耕種。村干部程正豪主動請纓,將廢棄多年的工廠廢棄地深翻改良,變成一片玉米地,第一年就獲得了大豐收。

    金燦燦的玉米,一粒粒充實飽滿,堆滿了屋子,給程正豪帶來了極大信心。第二年,他又種上小麥,同樣也獲得豐收。

    “這樣難種的地都能長出玉米來,我就不信程法村2000畝好田地變不成陽新的‘南泥灣’!”他信心滿滿地說。

    地租漲了200元

    位于仙姑臺寺廟下的古樓山組,位于良薦河畔。7月23日,一大片平整的水田中,秧苗郁郁蔥蔥。

    因為山泉一年四季不斷,土壤經過長期浸泡,田里爛泥直沒大腿,這樣的土壤環境,極不利水稻種植。

    最近一個月,在馮旭光等一幫黨員和村小組組長帶領下,雨污排水溝修好了,直入良薦河。

    “排掉多余的山水,適當對土壤進行晾干處理,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結構,既有利于種,還有利于收。”村里的水稻種植大戶,老黨員馮加強說。

    他承包了幾百畝地,從整耕、插秧、田間管理,再到收割、脫粒、干燥,全程機械化作業,已經是一名合格的“現代農民”。

    他說,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針對“三農”問題發的,說明糧食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陶港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徐維國說,進入新時代,糧食安全更是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命運緊緊連在一起。

    記者了解到,由于村里新建了4個電排站,洪災發生后可以及時排澇;旱災發生后又能抽河水灌溉,基本實現旱澇保收的預期目標。

    長久以來,陽新縣是魚米之鄉。

    近年來,陽新縣委、縣政府更是提出發展“一片葉、一壺油、一條魚、一只屯鳥、一籃果”“五個一”特色主導特色產業,強化產業支撐,為鄉村振興蓄勢增能。

    在陽新民間,長期活躍著一大批“田秀才”“土專家”,他們依靠勤勞的雙手和敏銳是市場嗅覺,通過包田包地走向了富裕之路。

    程法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很快被一批種田能手盯上。他們一批批來到村里,希望流轉土地,讓以往的拋荒地變成“金銀田”。

    程法村的土地俏了!“地租從每畝100元上漲到300元,而且供不應求!”馮旭光說。

    隔壁官塘村的種田能手劉合福來了,他流轉了100多畝田種植水稻;

    草莓種植大戶石后貞也帶著妻子楊冬冬來到村里。這對“80后”夫妻以每畝1500元的價格流轉了41畝地種植草莓和西瓜。

    微信圖片_20240724183441.jpg

    草莓種植戶石后貞(左)正在搭建大棚,一個月后,這里將種下草莓苗。    記者 田城/攝

    “村里給我搭建好大棚,我只管種和銷售。”種了10年草莓的石后貞嘗到了路邊采摘經濟的甜頭。

    夫妻倆堅信,通過系統化綜合治理后的種植生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只要勤勞肯干,未來的生活一定比草莓還甜。

    策劃:陽新縣委組織部、陶港鎮黨委

    執行:黃玲玲、倪勝林

    記者:田城

    【責任編輯:王焱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