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鑒峰 王晶)“目前,我們廣東菜心的月均銷售額有近200多萬元,發展態勢很好。”黃梅菜農石成旺臉上掛滿了喜悅。
廣東菜心以其鮮嫩口感和豐富營養被譽為“嶺南第一蔬菜”。鮮為人知的是,如今這種蔬菜已經跨越千山萬水,在湖北黃梅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并展現出勃勃生機。
這一切還得從黃梅菜農石成旺和廣東梅州種菜專家呂美標的故事說起。
時間回溯到2022年初的一天,在九江做冷鏈生意的石成旺請一位重要客戶吃飯。飯桌上,客戶點了一份廣東菜心,結賬的時候,石成旺發現,這小小的一盤蔬菜竟然就要38元。
“我從農村出來,什么菜什么價,再清楚不過了。沒想到這個菜心賣這么貴。”石成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因為一盤菜,這個在田地里摸爬滾打?大的漢子,敏銳地察覺到了商機,決定將廣東菜心引入?梅種植。
2022年底,石成旺在黃梅縣分路鎮流轉了1200畝土地,成立湖北鼎旺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嘗試種植廣東菜心。然而,第一批種子播下去半個月后,本該發芽抽條的菜心卻沒有絲毫動靜。于是,石成旺找了很多人來幫忙檢測,可是將地里的土壤、滴灌的水質都拿去檢驗,卻一直都找不到問題。
投入了上千萬,效益卻很低,這讓石成旺心急如焚。為了找到解決辦法,他多次前往菜心的原產地廣東去“尋醫”。2023年底,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石成旺終于結識了廣東梅州的“種菜專家”呂美標。
出生于廣東梅州的呂美標,學歷并不出眾,但是在蔬菜種植行當里,卻是實打實的專家,先后被寧夏、云南、河南等地的蔬菜基地聘請做技術總管。
為了能夠請到呂美標,石成旺隔三差五就去梅州拜訪,并多次邀請他到黃梅走走看看。然而起初,呂美標拒絕了很多次。
“一方面對黃梅的地質條件各方面情況都不熟悉,一方面自己這些年也跑了很多地方,不想再到處跑了。”呂美標表示。但后來,耐不住石成旺的死磨硬纏,也確實被他的誠心感動,2024年初,呂美標決定先到黃梅看一看。結果一來,就被這里大片的肥沃土地吸引住了。
土地連成片,土壤土質好,基礎設施全,大規模種植廣東菜心的條件得天獨厚。第一次來到黃梅,呂美標感覺這里每一粒土壤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深愛蔬菜種植的他,連工資都還沒談好就正式上任,一頭扎進廣東菜心種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合作社蔬菜基地產量低的問題。
“呂師傅一看就說,這是我們的藥劑師不專業,打藥環節出了問題。”石成旺說,在呂美標的指導下,藥劑師迅速調整了配比并進行了噴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蔬菜基地里廣東菜心的產量就從最初的1000斤提升到了2000斤,而且品質非常好。
廣東菜心的最佳生長周期在28天,這28天里,從布種、用肥、打藥、收割、存儲、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務求精準,只有達到要求,菜心的品質和產品才最佳。在呂美標的指導下,合作社對整個基地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并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流程計劃。同時,為了能及時收割,保證菜心的脆嫩程度,根據呂美標的建議,石成旺還專門從貴州聘請了一支近80人的專業割菜團隊。
“專業的工人知道廣東菜心多長、多大能收割,并且能根據菜心的大小現場分類,品質賣相更有保證。”呂美標介紹。
如今,鼎旺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已經擴展至2500畝,是目前湖北省規模最大的露天蔬菜種植基地。合作社可年生產加工凈菜2萬噸,加工制成的凈菜70%定向輸送北京、廣東、武漢、九江以及香港、東南亞等地,產品供不應求。
眼下,石成旺已經開始和呂美標商量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計劃再流轉3000余畝土地,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