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錚 通訊員 董國兵 梁欣 夏兆前)中國桂花在咸寧,咸寧桂花在桂花。
咸安區桂花鎮的古桂資源“全國之最”,如何抓住咸寧市“中國桂花城”建設的機遇,讓桂花鎮的綠水青山成為鄉親們的金山銀山?7月30日,記者從桂花鎮了解到,該鎮今年以來積極謀劃“三產融合”,建設“香旅小鎮”。
桂花鎮有古桂群9個,百年以上古桂樹1838棵,2023年該鎮古桂群入選第七批中國農業重要文化遺產。該鎮桂花苗木多、產量大、品質優,是咸寧市桂花主產區。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鎮域內桂花種植面積3萬畝,鮮花年產量50萬斤,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系30余種,是百姓的致富花、幸福花。
但從桂花產業來看,雖然發展勢頭雖然不錯,但仍有不足。雖然古桂資源豐富且集中,但桂花新品種培育、引進不足,種植規模零散。標準化程度低,修剪、疏花、病蟲防治等種植規范落實不到位。產業以銷售苗木、鮮花為主,商品化能力低,經濟效益低下。
破冰突圍路萬條,發展產業是頭條。桂花鎮以資源謀產業,以產業富百姓,構建桂花林、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
記者了解到,在桂花一產發展上,該鎮開展現代種植,摒棄原有“小而全、雜又亂” 的種植模式,實行標準化種植與管理。同時,培育名優品種,聚焦觀賞性強、香氣濃郁、生長速度快、產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名優桂花品種。
此外,積極發展桂花園藝,對桂花樹進行藝術造型創造,培育桂花盆景。
在桂花二產方面,該鎮突破桂花產品精深加工。配合湖科、職院對桂花的“花、葉、枝、莖”的全株科研開發,提取桂花精油、桂花純露,助推桂花產業鏈向“飲、食、健、美、藥、香、茶”延伸。
同時,布局倉儲物流基地。結合桂花主要種植基地、加工主體和電商大戶,在208省道鎮區段規劃建設桂花苗木和加工產品的倉儲物流園區,打造桂花大型集散中心。
在第三產業方面,該鎮立體性發展桂花特色游。對接主城區、串聯周邊鎮、統籌鎮域內,拓展新的旅游產品、串聯新的旅游線路。
桂花鎮位于咸寧至通山的旅游發展帶上,是咸寧至九宮山、隱水洞的途經之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區位。
劉家橋村就位于咸安區通往通山縣的209省道旁,是許多旅客中途停車休憩的旅游打卡地。208省道直通崇陽縣,串聯桂花源、鳴水泉等地。
該鎮利用交通區位帶來的便利,統籌鎮域范圍內劉家橋古民居景區、桂花源古桂園景區、金桂湖景區、鳴水泉景區等主要景區,形成以209省道和208省道為依托東連大幕西往汀泗的“兩線兩片兩日游”精品旅游線路。
為解決游客接待、服務配套設施等短板,該鎮不斷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加強農村道路交通、污水管網等項目建設,打通農村安全飲水最后一公里。
同時,加大古村落、古民居、古橋古樹保護,實現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推進新能源充電樁建設,鞏固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成果。
著力全域開展“五清四歸三建”,提升人居環境舒適度。持續推進村級衛生室建設達標工程,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