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 者丨呂鑒蕾
通訊員丨黃旺宣、魏永伙、李俊、李傲 采寫報道
立秋時節,暑氣未減。上午10時許,老兵邱昌谷麻利地跨上摩托車,在前面引路。一路塵土飛揚。
邱昌谷近照。呂鑒蕾 攝
穿過陽新黃顙口大片農田,轉過幾道土坡,車輛在一棟民房前停下。盡管已經64歲,邱昌谷依舊保持著軍人的風采,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落座后和記者聊天時身板筆挺。
“尖刀英雄連”
他的這些習慣源于當兵的經歷。
邱昌谷出生于1960年,1978年4月入伍報到。第二年,他作為一名野戰軍戰士,隨部隊奔向了西南前線。
當拿出一枚“尖刀英雄連”的紀念肩章時,邱昌谷臉上掩不住自豪:“我們連前身是1933年組建的紅軍連,歷史悠久,戰功累累。1979年戰后,2連被中央軍委授予‘尖刀英雄連’榮譽稱號?!?/p>
然而,榮譽背后也浸滿了戰士們的血與淚。因為擔任了全團尖刀任務,戰士們面對的戰斗十分殘酷。
邱昌谷展示的立功受獎證書。呂鑒蕾 攝
那是一個黎明時分,在濃霧掩護下,2連的戰士們秘密摸向險要高地。當接近高地后,全連戰士兵分三路,突然從東側向守敵發起攻擊。
高地上的敵人經驗豐富,很快反應過來,以高射機槍、輕重機槍組成綿密火網封鎖道路。由于敵人的瘋狂抵抗,這一戰打得驚心動魄?!半p方在高地上進行了反復爭奪,眼看著身邊一個個戰友陸續倒下?!鼻癫然貞?。
忽然,敵軍陣地上竄出一發炮彈,只聽轟的一聲,到處塵土飛揚,邱昌谷只感覺耳朵轟鳴、渾身刺痛,隨即失去了知覺。
邱昌谷左手臂上傷痕累累。呂鑒蕾 攝
一輩子的“秘密”
等到蘇醒過來時,邱昌谷已經身處南寧一家后方醫院。
“根據通報,爆炸發生后,跟我一起堅守戰地的戰友,大部分都犧牲了?!鼻癫冗煅实?,“我是僥幸撿回了一條命。”
雖然命保住了,但是戰爭帶來的創傷卻要跟他一輩子。因為強烈的爆炸沖擊,邱昌谷的雙耳被震出血,落下終生聽力殘疾。
同時,雖然經過多次手術,扎進邱昌谷身體里的大部分彈片已經取出,但也有1或2枚永遠地留在了身體里。每到陰雨天氣,他受傷的地方就會鉆心痛。
由于當時醫療條件有限,而且傷員很多,憑肉眼可以發現的彈片被順利取出,而那些深嵌入身體里面,特別是要害部位的小碎片,就成了不少老兵一輩子的“秘密”。
上戰場前,邱昌谷曾暗下決心:“此番戰斗讓我的名字不出英雄榜,也上烈士碑?!?0天左右的戰斗里,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最終因為失血過多、昏迷不醒而抱憾離開。
邱昌谷展示的部分紀念章。呂鑒蕾 攝
在后方醫院躺了3個月左右,邱昌谷跟隨部隊回到河南駐地。之后,因身體原因轉業地方,從此默默無聞。但幾十年來,每次落座后,他都保留著一個習慣——身板挺得筆直筆直。